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旅游时,选择人流量大的路线而不是游客稀少的小路
B
商家雇请大量“托儿"在门口排长队,吸引更多顾客
C
买家网购时在同类产品中会选择购买那些好评率高的
D
大家都觉得别人会参会,自己不去无妨,结果没人去
正确答案 :D
解析
〔答案〕D。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单定义。
题干定义强调:①“选择受到前人影响”;②“追随前人选择”。
A项:旅游时,选择人流量大的路线而不是游客稀少的小路,游客选择路线受到前人影响,选择跟随,满足关键词①②,符合定义,排除;
B项:商家雇请大量的“托儿”在门口排长队,吸引更多顾客,顾客受“托儿”影响选择跟随购买,满足关键词①②,符合定义,排除;
C项:买家网购时在同类产品中会选择购买那些好评率高的,买家受好评影响而选择跟随购买,符合关键词①②,符合定义,排除;
D项:大家都觉得别人会参会,自己不去,认为其他人会去,而自己不去,并未跟随他人的选择,不满足关键词②,不符合题干定义,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D。
【注意】本题为选非题,请考生注意题干要求。
相关试题
23.查尔斯·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中假设,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认知功能差异仅仅体现在程度和数量上,而不是人类认知功能属于“更高级”的类型,然而,人类中心主义者却认为,人类是______ 的生物,是以上帝的形象创造的,因此超越自然,独立于自然,而且目前这种观念仍占______地位。 依次填入上述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79.以下哪种类型的图表最不适合用于描述2021年普惠性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的比例关系?( )
63.“扬个性”是指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创作个性是艺术家在一定的生活实践、世界观和艺术修养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和个人气质,创作个性是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灵魂。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观点?( )。
62.传统的社会动员发起者多为政府或者某些组织,它们运用行政权力或者组织自身的威信对作为被动员者的大众或组织成员进行动员,使被动员者按照发起者的意图进行较大规模的社会活动,以达到发起者预期的目的。而微信和微博中的社会动员发起者和组织者并不是政府,而是广大用户。每个人发声的权利都是一样的,这意味着人人都可能成为某一次社会动员的发起者。因此,“两微”上的舆论动员更多表现出“民间”和“非官方”的特点,发起者和组织者的身份也变得模糊化和多元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观点?( )。
68.有一个推理游戏,规则如下: 1.主持人在选手甲和乙面前展示7、8、9、10 四张纸牌,然后把纸牌面朝下打乱顺序后,让甲,乙各抽一张牌,不能翻看。 2.主持人吹哨后,甲、乙把自己的牌面展示给对方看,但自己不能看到,如果推理出自己的牌比对方小,举左手。如果推理出自己的牌比对方大,举右手。无法判断时,举双手。 3.当有人举双手后,主持人继续吹哨让双方再次把自己的牌面展示给对方看。否则,游戏结束。 4.甲和乙都是诚实且推理能力完美的选手。 以下那种情况会让甲,乙双方第一次哨音后都举双手,而第二次哨音后,甲举左手。乙举右手?( )。
51.量子隐形传态是以不高于光速的速度,破坏性地把一个体系的未知状态转移给另一个体系的传输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量子隐形传态的是( )。
26.从实验程序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的目的和方法与化学家或物理学家的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他观察心理行为,并仔细比较得到的结果,以期达到对心理行为的普遍规律或真理的系统性理解。像其他科学一样,粗心的观察,不完善的分析以及仓促草率的归纳等都会使该程序失效,对心理学家而言,由于他所研究的材料性质特殊。观察和分析还常常面临独特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须掌握精确的第一手的事实材料,也不意味着他可以在缺乏其他研究者佐证的情况下,对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或对它们的状态做出一般性的结论。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4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72.2017年,A省各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占总产量比重高于上年水平的有( )。
71.2021年A省主要农作物产品总产量约比2020年( )。
40.小冯正在饲养某种宠物,这种宠物每顿需要摄入100mg蛋白质、70mg纤维素和55mg糖类,现有甲、乙和丙三种品牌的宠物饲料,其成分组成如下表: 小冯应该如何合理搭配每顿饲料才能让宠物的营养均衡?
65.一名病理学家解剖一些患有肺结核病的老鼠时,发现三只老鼠患有胃癌,实地考察后发现,这些老鼠主要以蟑螂为食。随后,他收集这些蟑螂供给来自其它地方的老鼠吃。三年后,这些老鼠都死于胃癌。对这些老鼠解剖后发现每只老鼠的胃里都有一种寄生虫,而这种寄生虫在蟑螂身上也存在。于是,他得出结论:这种寄生虫是老鼠患胃癌的主要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