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抽象性和时代性。其中,客观性是指教育目的的产生依据是客观的,教育目的所包含的内容本身是客观的。因此,教育目的不是人的主观意志产物。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40.教师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作出处理的时限是在接到申诉( )。
3.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颁布了学校法令,规定父母送6—12岁男女儿童入学,这是西方初等教育的开端。( )
11.德育是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而不是部分人的工作职责。所有教师都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 )
7.某教师在进行《赠汪伦》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再带领学生吟诵,配上离别的音乐,加上适当的动作,帮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1.下列关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
42.根据《教师法》规定,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权利的是( )。
12.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会2—3岁的孩子有意识地谦让玩具几乎是不可能的。( )
13.儿童的发散思维在3—4岁出现第一个增长期,7—8岁出现第二个增长期,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差异性。( )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外教育的是( )。
8.以下现象中,属于学习动机中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有( )。
2.实质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向学生教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以下被实质教育论认为有发展价值的实质学科是( )。
3.某幼儿园大班家长集体要求减少游戏的时间,增加拼音教学等内容。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