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学科课程
D
活动课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等,指的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具有隐含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有无计划性。题干中教室中的标语并不具备计划性,对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属于隐性课程,B项正确。 A项: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官方课程、公开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课程,或者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计划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制的课程,即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活动课程又叫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试题
7.周老师上课时严格按照教材内容,坚决反对到社会生活实践中挖掘课程资源。这反映了周老师课程实施中的创生取向。( )
65.在东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思想家是( )。
5.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一般包括( )。
10.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35.“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
16.螺旋式课程指的是将课程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逻辑上前后联系,不重复地进行排列。( )
27.下列不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是( )。
3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17.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其中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71.根据教育目的、教育任务,不同类型的学校组织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
44.围绕“多变的风”这一主题,幼儿园教师设计了课程目录树,整合了科学、艺术、语言、社会、健康等多个领域的活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是( )。
16.在中学阶段,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