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教育法是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法律性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在教育活动中会发生许多社会关系,它们可以在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社会之间、受教育者与社会之间表现出来。但这些社会关系,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要由教育法来调整,只有当教育活动中的某种社会关系以法规范的时候,这些社会关系才成为教育法所调整的范畴,教育法才为这些社会关系的调整确定行为规范。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64.( )是一种复杂的交叉关系,若将二者完全等同,就会背离全面发展的方向,忽视与脱离广阔的社会生活实际。
85.我国教育的途径不包括课外活动。( )
28.在教育法规实施的过程中把执法、守法和法规教育结合起来,以说服教育为主,行政、司法强制为辅,使教育主体自觉做到学法、知法、守法。这遵守了教育法规实施的( )。
苏联()首次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认为要造就社会主义的新人,使这种人养成各种优秀的品质。
某老师认为,通过做大量的应用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考试中应用题的作答正确率。该老师的观点主要受以下哪一迁移理论影响?( )
39.张敏,16周岁,初中毕业,在某餐馆全职打工养活自己,偶尔还给家人生活费。张敏在行为能力上属于( )。
95.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威推崇以程序教学和机械教学为基础的“从做中学”的信条,以此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
关于我国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共性表现,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期望效应说明( )。
如果学习了材料一,再学习材料二,在回忆材料一时,材料二对回忆产生了干扰,那么这种干扰属于( )。
教育政策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 )
86.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可以说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