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强化
B
分化
C
泛化
D
消退
正确答案 :C
解析
刺激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题干中,红红对黑色的狗和黑色的动物都会害怕,属于刺激的泛化。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不定项】4.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4.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波动很大。上讲台前,充满自信,觉得自己能当好老师、管住学生,遭受打击和挫折后,效能感会迅速降低。( )
9.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操场上体育课,体育老师给学生讲解完打篮球的要点和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后,把班上的同学分为几个小组,练习投篮和抢篮板球。李同学和刘同学分在一个小组。李同学在抢球时不慎摔倒在地,恰巧被奔跑而来的刘同学踏在腿上,致使小腿骨折。随后李同学住院几个月,花费了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共计一万多元。在该事故中应承担李同学医疗费用的有( )。
7.某教师在进行《赠汪伦》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再带领学生吟诵,配上离别的音乐,加上适当的动作,帮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3.关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策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永恒性。( )
24.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反馈:学生做的好时,予以表扬;做的不好时,及时指出使其改正。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桑代克学习理论中的( )。
6.班级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班主任应该对非正式组织严格控制和防范。( )
14.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教育的关键核心。( )
4.美国从1900年到1959年,由人力资本获得的利润增长了17.5倍,而由物质资本获得的利润只增长了3.5倍,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
【不定项】6.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具备基本品质有( )。
7.高一新生入学时一般会进行摸底分班测验,这种测验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