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主观题
材料一:2014年的"十一"黄金周,各大旅游景区再次人满为患,也迎来了旅游商品购物潮。旅游商品本应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然而不少游客却发现,一样的竹雕、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对此,有网友吐槽:"到景区买商品还不如去义乌,那里应有尽有。"
赏风景、品美食、购特产,如今已成为出门旅游的"规定动作"。相较于土豪、大妈们不问价格地专扫各种奢侈品,普通游客更倾向于购买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这样既可以留作纪念,证明自己"到此一游",也适于馈赠亲友,且花费不多。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对200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4.1%的受访者感觉旅游商品质量不好,做得太糙,仅31.2%的受访者表示能在景区买到真正当地特产的旅游商品。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游客在景区购物时常常苦于买不到正宗的"地方特产"。一方面,一块绣了几朵花的手帕,在南京、苏州叫"苏绣",到了四川叫"蜀绣",在江西又成了“赣绣”,花样都相同,就是名字不一样,这种情况绝非个案;另一方面,正宗的蜀绣、赣绣等传统手工技艺却面临失传之虞。可以说,不一样的景区、一样的"地方特产",不仅令许多远道而来的游客大感失望,也给期待提升旅游品质的景区管委会、保护工艺传统的地方政府提了一个醒。
材料二:"相比之下,台湾的很多旅游纪念品制作更加精致,并且和特定的地域、特定景点的资源与风格结合紧密,具备特色又不是随处可见,能吸引不少游客购买。"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包括旅游纪念品在内的文化产品常被垢病缺乏创意。记者在网页搜索栏输入"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大赛"搜索结果中几乎能看到全国各城市都在举行此类大赛,其中不乏一些有创意的设计,但好创意为什么没有带来好产品?
魏鹏举表示,创意缺乏并不是缺少新鲜独特的点子,主要是创意工业本身有欠缺。"一些关于旅游纪念品的创意不少,但能把这些好想法做成一门生意的体制机制比较欠缺,创意生产链是断开的。"魏鹏举说,"创意产业链意味着从创意到论证到变成具体的产品再到营销,所有的环节都是一个完整的链条,这些链条只有前后互补,才能产生有市场的好的旅游纪念品"
为何创意产业链条不完善?魏鹏举认为这与我国一些机构缺乏授权意识不无关系。他举例说,"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全球许多创意公司、营销公司、版权代理公司进行合作,或许只是一个图像的授权,就能很快生产出极富创意的独特纪念品。"
国际艺术授权基金秘书长郭羿承表示,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主要收入来源于艺术授权及衍生品,一般占到其总收入的20%至50%,而且销售产品的90%是代理产品。而国内许多博物馆、美术馆等旅游目的地在授权方面的意识还远远不足。
大景区缺乏授权意识,而一些有创意才能的青年设计师们,在辛劳完成设计生产后还要担心作品被仿制。"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没过几天满大街都是了,盗版的速度太快了。"大学生杨扬毕业后回家乡敦煌开了家小商铺,卖些自己设计的原创敦煌手绘地图、地图丝巾、手绘明信片等旅游纪念品,颇得顾客的喜爱。创意、设计、生产难不倒杨扬,但盗版侵权却让她头疼。
"有些景点和礼品公司能做出很好很有市场的创意旅游纪念品,但这些产品都面临侵权的问题。一旦它们有了市场,很快就被模仿,而且是恶性竞争性复制,产品越好卖,越容易被模仿。"魏鹏举说。
材料三:任何受欢迎的纪念品,都应该具有文化的特质。可是,很多,景区却缺少文化的转换能力。他们只是在继承自然或人文的景观,而没有能力把这种景观上升到文化,并开发出更多的文化产品。说得具体一点,就是这些景区只是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所以,对于游客来说,景区看完之后,值得购买的纪念品寥寥无几。
其实,文化创新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更主要的问题是,景区根本没有把纪念品的开发当成是"富矿",或者当成他们看得上眼的"富矿",他们更关心的是景区的门票收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显示,百元以上门票价格已经占到了5A景区数的一半以上。而最新的媒体报道是,部分景点类公司的毛利率甚至超过60%,高于房地产等暴利行业。既然门票收入如此可观,何必再惦记纪念品开发这样的"蝇头小利"?景区门票可以轻而易举就涨价,靠
"门票经济"就可赚得盆满钵溢,还要旅游景区的深度开发和创新做什么呢?当景区患上"门票依赖症"时,他们就不会把文化创新放在心上。在资源垄断与休假时间集中的背景下,他们并不担心游客不会来,他们也不担心游客来了会失望。在他们的预期中,游客米只是贡献门票,只是一次性的消费,至于这次消费的感受如何,有何文化印象,他们并不关心,自然更不会担心。当景区被看作是经济资源而非文化资源时,功利的东西就会多,文化的东西就会粗糙。
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景区自身本就是靠金钱堆积起来的复制品,这种积淀少、底子薄的人造景观,除了在外形上有一定的游览价值之外,在景区文化的体现上,往往是贫瘠和荒凉的。
材料四: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石美玉在《当代中国旅游购物研究》一书中表示,旅游购物不仅是旅游活动中与游、娱、食、住、行等平行的供求要素,同时也是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组成。旅游购物是目的地特色引力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一些地方,旅游购物对象的"旅游商品"甚至成为旅游的第一引力。
据统计,北京地区在2012年的旅游总收入中,仅故宫门票收入就高达5.9亿元,但游客在北京43家景区的旅游纪念品消费仅为人均1.61元,其中故宫、颐和园、十三陵旅游纪念品的花费在0.6到0.8元之间,和门票收入相比微不足道。
中国已是世界上制造业第一大国,世界的高质量品牌名牌产品多是在中国加工生产,中国每年毕业的设计专业的学生数量远超欧洲多个国家的总和;中国的境内外旅游人数均名列世界前茅。中国可谓是一个不缺制造企业,不缺技术,不缺设计人员,旅游购物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但在中国旅游的境内外游客的人均旅游购物却少得可怜。
世界旅游组织预计,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国,但旅游购物不振仍是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软肋。国务院在《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中国的旅游购物要达到利用发达国家的最低限,也就是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40%。有统计表明,2012年世界各地赴美旅游人均购物消费4000美元。旅游购物在欧美国家占旅游业收入的50%到60%,亚洲发达国家占40%以上,而我国目前仅占到28%。
写作题
2.给定材料三中提到,任何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都应该具有文化特质。可是很多景区却缺少文化的转化能力。他们只是在继承自然或人文的景观,而没有能力把这种景观是上升到文化,并开发出更多的文化产品。说得具体一点,就是这些景区只是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参考给定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解析
以文化提升旅游 借旅游传承文化
游历名山大川, 浪迹江河湖海, 探索密境幽地, 感受大千世界。经济发展多年, 我国旅游产业大兴。然而, 我国旅游产业却存在名山大川不少, 文化内涵奇缺的问题, 激发购买欲的旅游产品不足, 创设就业岗的旅游产业缺位。管理部门应仔细思考文化与旅游二者之间的关系, 以文化提升旅游, 借旅游传承文化。
以文化提升旅游。随着“双休日”“五一”十一黄金周”“带薪休假”等制度的全面推行, 旅游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旅游业更是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但是, 我国旅游景区缺少文化转化能力, 出现了旅游产品同质化等现实问题, 使得我国旅游购物不振, 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软肋。而反观国内外, 不乏利用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案例。《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 使加入美食元素的旅游路线火爆异常; 华人导演李安拍摄了好莱坞大片《断背山》后, 影片的拍摄地加拿大艾伯省成为了热门的旅游地; 而随着韩剧的风靡, 《大长今》拍摄地济州岛也成为旅游的热土。将文化融入旅游, 赋予固定的旅游资源以内涵, 打造世人景仰的文化旅游胜地, 这正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应有之策。
借旅游传承文化。旅游开发可以让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价值体现。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管理部门曾为保护民族文化努力颇多, 但收效甚微。后经调查发现, 无论是吊脚楼, 还是石板房, 都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各地游客。因此, 部分村民大力保护古代建筑, 以此发展民俗旅游。同时, 不少村民发现, 贵州剪纸式样古朴, 充斥着古老信仰与民间文化, 最能反映贵州特色, 由此深入开发, 此一推出便广受欢迎。可见, 与以往“供”“藏”文化的保护方式不同, 旅游产业的积极介入, 可以融保护与开发于一体, 不但能使文化传承和保护成为一种自觉, 而且通过游客们的亲自参与、身心感受和口耳相传赋予了文化新生。从这种意义上来讲, 发展旅游就是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最好途径。
旅游因文化内涵而魅力倍增, 文化因旅游开发而光芒再现。两者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 其互动性毋庸置疑。随着我国旅游产品蓬勃兴起, 管理部门要将文化灵魂融入旅游身躯, 用文化支撑旅游, 借旅游展示文化, 以此提升旅游内涵, 实现文化价值, 这样才能确保景区百看不厌, 文化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