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惩罚
B
逃避条件作用
C
回避条件作用
D
消退
正确答案 :B
相关试题
30.在教育目的的四个层次结构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是( )。
13.小水在白纸上写字时经常会用铅笔打好横线,不然字就写歪了,这说明小水属于场依存型的人。( )
【不定项】3.关于上诉材料,以下分析正确的有( )。
37.张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她习惯在每节课中针对重点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和随堂测验,以便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26.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表述错误的是( )。
7.外铄论者强调个体的环境影响,一般不重视遗传和教育的价值。( )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慎独”。
4.何老师让学生用“能干”造句,小明说:我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了家庭作业,爸爸夸我很能干。何老师对小明进行了表扬,小杨说:我能干好多事情。何老师对小杨提出了严肃批评。全班同学对转头望着小杨,小杨满脸羞愧地看了老师,低头做了下来。根据教学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0.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它的主要优点有( )。
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是背道而驰的,强调教育的个体功能会削弱教育的社会功能。
胖胖在幼儿园得了一朵小红花,为此妈妈给他买了一只电子小狗作为奖励。胖胖给小狗起名叫“小小”,每天都跟它说话,还假装给小小喂食、喂水。可有一天,小小因为没电不出声了,胖胖便大哭起来,认为小小“ 死了”。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胖胖正处于( )。
27.有人认为“幼儿的自言自语其实是出声的思维。他们大声地‘思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从内部控制自己的思维”。支持该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