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B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D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正确答案 :B
解析
定义强调:①人们倾向于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公平的;②一个人获得成就,是因为他肯定做对了什么,所以这份成就是他应得的;③一个人遭遇不幸,他自己也有责任,甚至是咎由自取。
A项,收获与耕耘是对等的,体现了一个人获得成就,是因为他肯定做对了什么,所以这份成就是他应得的,符合定义;
B项,经过自己的努力后,此事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这就取决于天命了,不符合“人们倾向于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公平的”,不符合定义;
C项,可怜的人一定是做了什么可恨的事情,体现了“一个人遭遇不幸,他自己也有责任,甚至是咎由自取”,符合定义;
D项,作恶的人逃脱不了法律的惩处,体现了“一个人遭遇不幸,他自己也有责任,甚至是咎由自取”,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B项。
相关试题
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处理钓鱼网站总数:
有100名员工去年和今年均参加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次,今年考核结果为优的人数是去年的1.2倍,今年考核结果为良及以下的人员占比比去年低15个百分点,问两年考核结果均为优的人数至少为多少人?
自从前年甲航运公司实行了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之后,公司的经济效益也随之逐年上升。可见,只有实行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才能使甲公司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
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科学文化建设将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必要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仅表现在对既往文化贡献与价值的认同上,更表现在融汇各种优质的文化资源、创造新文化的信心和决心上。尽管全面挖掘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因素、充分认识我国历史上对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十分必要,但更需要思考如何在未来的科学发展和科学文化建设上,做出对世界有重要贡献的新成就,这应该是增强文化自信更重要的一个方面。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
花圃自动浇水装置的规则设置如下:①每次浇水在中午12:00~12:30之间进行;②在上次浇水结束后,如连续3日中午12:00气温超过30摄氏度,则在连续第3个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日子中午12:00开始浇水;③如在上次浇水开始120小时候仍不满足条件②,则立刻浇水。已知6月30日12:00~12:30该花圃第一次自动浇水,7月份该花圃共自动浇水8次,问7月至少有几天中午12:00的气温超过30摄氏度?( )
如果在该场比赛中,所有的历史题都答对了,而所有的地理题都答错了,假定每题1分,则以下哪项中选手的得分情况是不可能的?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制造也____。智能制造就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____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世纪中期以前的生态学认为,自然界中存在某种“顶级生态系统”。由于进化和生物适应性等原因,在特定环境中,某些物种总能取得优势地位,进而建立起由其主导的生态体系,达到生态平衡。如特定树种的组合总是主导着某一类型的森林,即便雷电引发大规模山火,摧毁这片森林,随着时间推移,该森林总能回复到山火前的那种状态。但在过去数十年间,对自然过程混沌性日渐深入的理解,已取代了这种静态、机械的生态系统观。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
9.环境保护主义是一种信念,是一种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愿望。要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树立一种自然共同体的意识,即将人类在共同体中的征服者角色,变为这一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一种道德意识,人们才有可能在运用其在这一共同体中的权利时,感到所负有的对这个共同体的义务。这不仅依赖对自然本质的科学理解,也依赖在了解基础上建立起的对自然的感情。这段文字最后一句话中的“这”指的是( )。
关于核磁共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补充以下哪项,可以确定该场比赛中3名选手各自的答题编号?
基层离百姓最近,可以快速反馈百姓的感受和意见,随时进行政策调整,故能“因病施治”;基层直接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最了解体制机制改革中的症结和痛点所在,故能“____ ”;基层最看重的是实效,____不得人心、难以持久,故内生的改革措施往往能“药到病除”。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