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孟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以桀亡
B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庄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D
墨子: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正确答案 :B C D
解析
【金标尺答案】BCD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搭配正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庄子说:“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安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心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受”搭配正确。“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勤俭节约,国家就能繁荣昌盛;皇帝要是每天过着淫乱奢侈的生活,国家就会灭亡。这句话出自《墨子·辞过》,搭配正确。故BCD项符合题意。
A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以桀亡”出自《荀子·天论》。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的运行都有自己的规律,不会因为人或者外界而做出改变,所以哪怕是圣明如尧,残暴如桀也不能更改自然的规律,不是孟子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CD。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阿锵在班级里是一个后进生,每次成绩都不理想,如果他在某段时间内认真学习,在考试中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老师就会认为他作弊,这种心理效应属于( )。
( )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
7.德育个体性功能指在人的共同性基础上,充分地把人的个体差异性显示出来,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中,( )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某教育局针对本市的中小学教育水平、学生发展状况进行调查,根据评价对象涉及的范围划分,这属于( )。
根据迁移的内容划分,下列属于重组性迁移的有( )。
中国最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创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朝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包括( )。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他认为教育与( )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培根在( )中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称为“科学归纳法第一人”。
初三学生小吴每次—想到上学就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对老师也有抵触情绪,成绩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最有可能患有( )。
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次完全正确再现后继续识记的记忆。
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的影响因素包括( )。
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其中,视觉、听觉、嗅觉感受远距离的刺激,又叫距离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