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B
张某单独构成犯罪
C
刘某构成犯罪
D
刘某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B D
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 根据《刑法》规定,构成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主体条件。即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客观条件。即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三)主观条件。即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一方故意另一方过失或者双方均为过失的,不构成共同犯罪。张某,出生于1998年7月16日,犯罪时已满16周岁,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刘某,出生于2003年6月30日,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属于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张某在盗窃中符合主体要件,需要对盗窃罪负责,而刘某由于属于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对盗窃罪不负责,故刘某不构成犯罪,因此二者也不构成共同犯罪。故本题答案为BD。
相关试题
在公文中提出工作方针、任务和措施,讲解工作意义,提高人们认识,其发挥的是公文的( )作用。
19. 尚某在网上对抗洪抢险壮烈牺牲的5名烈士发表侮辱性言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尚某在网上对抗洪抢险壮烈牺牲的5名烈士发表侮辱性言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议案必须在大会或委员会期间提出,并受截止时间的限制,超过议案规定的截止时间,不能作为议案,只当作( )处理。
在拟写公文标题时,机关名称和事由同时省略的情况多见于( )。
6.刘某的手机在公交车上被盗,经乘客提醒,刘某抓住小偷并责令其交出被盗的手机。刘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
刘某的手机在公交车上被盗,经乘客提醒,刘某抓住小偷并责令其交出被盗的手机。刘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