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2022年前三季度,S省清洁能源发电98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6%;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20.9%,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从发电装机容量看,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为6922.5万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8.2%,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太阳能、风能装机容量分别为3958.9万千瓦、1991.9万千瓦,分别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1.8%、11.0%,太阳能装机容量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S省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28089.4万吨,同比下降1.3%,降幅较上半年缩小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采矿业煤炭消费424.6万吨,增长2.8%;制造业煤炭消费10925.3万吨,下降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煤炭消费16739.5万吨,增长3.3%。六大高耗能行业煤炭消费26802.1万吨,下降0.9%,降幅与上半年持平。其中,石油、非金属、有色行业煤炭消费分别下降23.8%、12.4%、11.8%,化工、钢铁、电力行业煤炭消费分别增长10.9%、3.4%、3.3%。
前三季度,S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80.2%。其中,煤制品加工、天然气液化、炼焦、制气、火力发电加工转换效率分别为93.6%、93.4%、90.4%、81.7%、42.5%,同比分别提高2.0、0.7、0.2、9.0、0.2个百分点;原煤入洗加工转换效率为94.9%,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炼油及煤制油、供热加工转换效率分别为95.2%、85.5%,与上年同期持平。能源回收利用继续加强,前三季度回收能源1484.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2%,回收利用率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A
煤制品加工
B
天然气液化
C
炼焦
D
制气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第三段可得:2021年前三季度,S省煤制品加工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分别93.6%-2%=91.6%;天然气液化=93.4%-0.7%=92.7%;炼焦=90.4%-0.2%=90.2%;制气=81.7%-9%=72.7%。故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最高的为天然气液化。故本题答案为B项。
相关试题
大本钟:伦敦:英国
量子理论______,正是大有可为之时。公众的关注,对量子理论的研究和普及,有着很好的______作用。但是,如果为了商业利益和各种私心,毫无底线、肆无忌惮地过度消费公众对于量子领域的好奇心,到头来就会使公众对量子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海参在海底用管足和肌肉伸缩行动,速度非常缓慢,遇到敌人来袭时,海参会把它的内脏喷出,趁机逃离。而把肚肠抛掉的海参,大概再过50天,就能长出新的内脏来。其生存法则看似弱势和简单,其实充满哲理与智慧,人们将其称为海参哲学。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能够体现海参哲学的是( )。①“失之毫厘,谬以千里”②“将欲取之,必先予之”③“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④“在总结大会上,成绩和不足并重,重点关注不足”
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取法自然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和“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指的是( )。
甲、乙、丙、丁共同完成一项工程,其中甲的效率是乙的1.25倍,丙的效率是丁的1.5倍。甲、丁合作3天后,变为乙、丙合作,又过了4天后,剩下的工作量恰好可以由甲和乙合作1天完成。已知甲单独完成需要20天,那么丙的效率是甲的多少倍?( )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在如今这个打开手机就能知道“时间”“位置”的时代,人们获取时间、空间的方式变得极为简单,简单到人们可能都意识不到,在没有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时空基准服务之前,定位“我在哪”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更不必说步入所谓的万物互联时代。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之后,北斗系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正是这些卫星导航系统,以广泛、便捷、廉价的方式连接了时间和空间,为万物互联提供最基本的可能。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下列科技成就属于宋朝时期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③制成罗盘针用于航海④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下列有关“音爆”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苏打:去渍
39.据统计,2019年全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亿多人次。“10 亿”释放出双重信号:一方面,越来越多人愿意走进博物馆收获知识,在千百年前的文明 信息中,找到属于当下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旺盛的游览需求也在倒逼博物馆创新设计布 展理念,综合运用多种展陈方式讲好文物故事。展陈语言从最初说明牌式分类罗列,到精心编排叙事美学,再到“沉浸式”“体验式”服务,形式愈加丰盈。很多博物馆改变了单 向的文化的传播模式,注重参观者的感受,取得了良好效果。下列符合上述文意的是( )。
疼痛灾难化,广义上被定义为经历实际或预期的疼痛体验时,表现出的夸大的消极心理定式,急慢性疼痛皆可见。并且,它被认为是参与调节对疼痛行为反应的显著心理因素。有关研究表明,疼痛灾难化会导致诸多负面影响,如增加患者的疼痛程度、出现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疼痛相关残疾,还会引起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等。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