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穿膜肽技术的特征
B
穿膜肽技术的概念
C
穿膜肽的具体应用
D
穿膜肽存在的缺陷
正确答案 :C
解析
C 【解析】后文推断题。
后文应是围绕前文核心话题展开。文段首先提出生物大分子药物很难进入细胞里面发挥作用;接着由转折词“然而”引导新话题,指出病毒尺寸大却可以进入细胞;之后由提问引出科学家的研究,说明HIV病毒表面的一段氨基酸序列在入侵细胞时起关键作用;最后由结论词“于是”引导重点,提出帮助病毒进入细胞的“秘密武器”被称为穿膜肽。因此,后文应继续围绕“穿膜肽”展开。对应选项,C项包含主体“穿膜肽”,且与尾句衔接恰当,当选。
A项、B项,偏离主体,文段主体为“穿膜肽”而非“穿膜肽技术”,排除;
D项,文段重点强调穿膜肽对于病毒的关键作用,而“存在的缺陷”说明了穿膜肽的问题,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且与尾句衔接不当,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关于病毒,有一个“特洛伊木马”的故事要讲给你听》
相关试题
23.灵感,一个很美的词汇,天生带有古灵精怪的流动感。它如同一尾滑溜溜的金鱼,极难抓,但真的抓住时,它又在手心扭动,让人_____,一不小心又让它溜走了。灵感是如此琢磨不透又难以控制。那到底如何才能在_____灵感的游戏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呢?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筹莫展 追寻 B.望洋兴叹 激发 C.不知所措 捕捉 D.爱莫能助 点燃
30.原创是作品的生命力之源,抄袭无异于_____。影视行业想要成为常青树,优质的原创作品是根基。如果任由抄袭之风盛行,_____抄袭作者活跃在屏幕上,将_____从业者的生存环境,消耗整个行业的未来前景。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自相残杀 放纵 剥蚀 B.自掘坟墓 纵容 腐蚀 C.自投罗网 放任 消蚀 D.自欺欺人 容许 磨蚀
39.很多人认为,艺术创作是对自然或社会的观察与模仿,但在某些艺术史家看来,艺术家的创作其实是对传统与风格的修改和调整,是不断制作与匹配“图式”的过程。无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对古希腊罗马精神的再现,还是中国宋元文人画对老庄哲学的追随,都是如此。艺术家在准备好想要处理的题材之前,脑海里必然存在某些已知的图式,这些图式是过去艺术家们的成果;艺术家在画布或画纸上开始描绘时,就像置身在一个“镜子厅”或“回音廊”,旧的图式被不断唤起,题材的意义在特定的视觉秩序中,以新的图式再次展现。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艺术创新是无中生有的过程 B.艺术作品间的相似缘于模仿借鉴 C.艺术创作离不开已有的传统 D.古典艺术作品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28.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_____,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莫衷一是 屡见不鲜 B.自以为是 数不胜数 C.各行其是 不一而足 D.积非成是 层出不穷
51.在半个世纪前撞上地球的巨大陨石内,科学家们发现了距今70亿年的星尘。这是地球上已知存在的最古老物质。这种古老的尘埃由比我们的太阳更古老的颗粒组成,通过垂死的恒星进入宇宙。这种尘埃最终借着1969年坠落于澳大利亚的默奇森陨石来到地球。这也是研究人员第一次在地球上的岩石中发现太阳前颗粒。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默奇森陨石的颗粒。他们把颗粒碾碎后加入酸性物质,以溶解矿物和硅酸盐,从而仅留下太阳前颗粒。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太阳前颗粒的价值 B.默奇森陨石的由来 C.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质 D.陨石的科学研究价值
103.对于某公司丁产品,季度销售总额占全年销售总额比重最大的是( )。
12.坐在火车里透过车窗观察远处的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远处景物朝火车前进的方向旋转②远处景物朝背离火车前进的方向旋转③远处景物相对观察者移动快④远处景物相对观察者移动慢
86.乡风:民俗:乡村文化
61.100亩实验田中种植了A、B、C三种作物,三种作物亩产量分别为300、500和600千克,总产量为45吨。已知A作物的种植面积是B作物的3倍,问C作物的种植面积是B作物的多少倍?( )
109.2009~2019年,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是( )。
96.2020年,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同比约增长了( )。
32.糖对健康有危害已经_____,大家也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少糖”这一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但是人类对甜味的喜好是_____的,“健康少糖”和“享受甜味”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_____的选择。甜味剂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二者兼得的可行选择。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毋庸置疑 刻骨铭心 无奈 B.深入人心 与生俱来 艰难 C.显而易见 积重难返 被动 D.妇孺皆知 根深蒂固 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