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本题考查姓名权。
自然人行使姓名决定权,应当以其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为前提。自然人出生后尚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因此其姓名通常由父母、收养人或其他监护人决定。当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之后,可以行使姓名决定权,决定继续使用或不使用现在的姓名。
故本题说法正确。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1986,我国启动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其中对于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要求包括( )。
下列哪一类命令(令)一般不借附件发布?( )
我国少先队的前身是中国少年儿童队,在党成立的同年随之成立。( )
1947年,国共双方在重庆举行了国共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旨在重新确立两党关系。( )
现代国家的法律内容繁多,经由不同的主体制定或认可,因此法与法之间常有冲突,在处理法的效力冲突时,应当遵循的处理原则不包括( )。
公文发文机关标志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的距离以10mm为佳。( )
下列对调查报告标题定性正确的有( )。
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在回避决定作出前,根据实际情况先行退出相关履职活动。( )
未约定报酬的委托合同应当被视为无偿委托合同。( )
84.“这次会议使得红军上下重新将寻找问题的视角转向了自身——革命事业遭受失败的原因并非是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而是缺乏科学的调度指挥。”这句话中的会议是指( )。
社会公德规范中的( )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2019年7月,某市环保局对本市一水务公司下达了《水质改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要求水务公司限期进行业务整改,到期不完成则予以行政处罚,水务公司据此提起行政诉讼,主张认定市环保局此项行政行为无效,下列主张理由最恰当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