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事实导致的结果
B
教育法律事实是判定教育法律规范是否形成的依据
C
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作用于社会关系的表现
D
教育法律事实是引起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直接原因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范、法律事实、法律关系之间的关系。
法律规范、法律事实、法律关系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1)法律规范是判定法律事实是否成立的依据;(2)法律事实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直接原因;(3)法律关系是法律事实导致的结果,也是法律规范作用于社会关系的表现。B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A、C、D 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B。
相关试题
6.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角度看,当一个教师由关注“我能行吗”转到关注“我怎样才能行”,那么,该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 )。
17.在学车过程中,每次练完倒车入库后,琪琪都会在睡前将倒车入库过程在脑海里默默过几遍,琪琪的这种做法属于心理练习。( )
2.以下具有个别教学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
12.科学老师在桌上放一个酒精灯,问:“把纸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燃烧吗?”学生答:“会。”老师说:“如果把纸折成一个盒子会不会燃烧呢?”学生说:“当然会。”于是老师把纸盒装满水,放到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燃烧起来。学生议论纷纷。老师说:“为什么装满水的纸盒就燃不起来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沸腾与蒸发”。该老师的导入不包括( )。
10.一般认为,初中生的思维已经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但面临新问题时往往会退回到具体运算阶段。( )
13.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 )。
24.正确完成广播体操动作的记忆,属于( )。
35.下列克服遗忘的策略,使用不恰当的是( )。
39.下列行为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是( )。
3.某小学三(1)班语文王老师每天会在表格上把学生的听写情况按照优、良、中、差记载下来,并拍照传到班级QQ群里,针对王老师的做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0.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减法时,如“16-8=8”。教师要求学生准确给出得数。并要求学生学会“用十减”“减十加?”等两种以上的计算形式,这属于教学目标中的( )。
9.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循序渐进的开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