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B
人的能力表现差异
C
能力结构的差异
D
能力性别的差异
正确答案 :C
相关试题
一、判断题(共24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1.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中,学校教育起决定作用。 ( )
24.下列属于教师权利的是( )。
11.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规划要求。
29.在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不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多的认知方式是( )。
5.王同学经常逃课“打游戏”,学习成绩也不好,尽管老师多次教育还是没有好转,但他篮球打的特别好,你认为老师可以采取的教育对策包括( )。
19.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旦被教师个体所理解和掌握,它便可以成为教师自我限制、自我约束的动力系统,促进教师的工作。 ( )
12.个体本位论是一种典型的教育目的观,下列不属于其观点的是( )。
下列不是教师申诉环节的是( )。
3.“狼孩儿”在7岁时发现并获救,虽经培养和训练,但再也达不到正常的语言发展水平,这体现了发展的不可逆性。 ( )
教育家陶行知在《普及现代生活之路》一文中提出,“我们要求的是整个寿命的教育,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这体现的教育理论是( )。
3.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将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永恒的。提出人的灵魂先于肉体存在于理念世界中,“投胎”为人时,暂时失去了对最高理念的认识和记忆,因此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主张“学习即回忆”的教育家是( )。
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体现了古代教育的哪一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