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校本课程
D
学科课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类型。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可以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题干中某校结合自身特点开设了《二人台表演与欣赏》,课程设计、开发主体是学校,为校本课程。C项正确。 A项:国家课程是指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地方课程是指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各地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对该地方的中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制的课程,即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试题
33.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
44.围绕“多变的风”这一主题,幼儿园教师设计了课程目录树,整合了科学、艺术、语言、社会、健康等多个领域的活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是( )。
18.课程目标一般由教师参考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自行编定。( )
1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伴而生,对显性课程的教育效力起着积极地影响。( )
64.某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放过程中吸取了综合课程论的基本观点,将理科课程中的物理和化学等数门内容相关的学科内容整合,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实践探究课程,以期能够打破原有的学科间的界限,这种综合课程称为( )。
6.课程标准的结构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部分。( )
10.泰勒的目标模式原理包含( )。
3.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评价模式是( )。
20.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任何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种课程理论是( )。
7.课程以任务为依据,可分为( )。
7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新课程改革具体内容的是( )
60.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个对立学派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