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A.犯罪嫌疑人甲,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B
B.犯罪嫌疑人乙,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C
C.犯罪嫌疑人丙已死亡
D
D.犯罪嫌疑人丁某为聋哑人
正确答案 :A C
解析
【答案】AC。金标尺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高检规则》第401条第1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本题中,A项属于《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二)项的情形,C项属于该条第(五)项的情形,故A、C两选项符合题意,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相关试题
某郊区小学校为方便乘坐地铁,与相邻研究院约定,学校人员有权借研究院道路通行,每年支付一万元。据此,学校享有的是下列哪一项权利?( )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1.司法解释仅指最高法院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问题的解释。
6.根据证据理论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证人证言,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6.乙全家外出打工,委托邻居甲照看房屋。有人来村里购树,甲将乙家山头上的树谎称为自家的树,卖给购树人,得款3万元。甲的行为属于盗窃。
2.尹老汉因女儿很少前来看望,诉至法院要求判决女儿每周前来看望1次。法院认为,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而且,关爱老人也是中华传统美德。法院遂判决被告每月看望老人1次。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23.甲的邻居乙买来建筑材料,准备在房后建一杂物间,甲认为会挡住自己出入的通道,坚决反对。乙不听。甲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禁止乙的行为。该诉讼属于哪类诉?( )
4.临产孕妇黄某由于胎盘早剥被送往医院抢救,若不尽快进行剖宫产手术将危及母子生命。当时黄某处于昏迷状态,其家属不在身边,且联系不上。经医院院长批准,医生立即实施了剖宫产手术,挽救了母子生命。该医院的做法体现了法的价值冲突的哪一解决原则?( )
10.债权人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赠与合同的权利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22.下列哪一行为属于行政处罚?( )
5.张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张某的行为成立累犯。
3.不论延期审理还是中止审理,其时间都计入审理期限。
我国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该省的《食品卫生条例》,关于该地方性法规,下列( )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