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呼吸训练
B
发声训练
C
咬字吐字训练
D
音色训练
正确答案 :A B C
解析
ABC
本题考查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声乐、合唱与指挥。
合唱的声音训练目的是统一合唱队员的声音观念,使其掌握正确的呼吸法,培养正确的歌唱状态,要求深呼吸、高位置的整体共鸣和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并在发挥声部特点的基础上,达到整体的统一和谐。故ABC项符合题意。
D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BC。
相关试题
14.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端以( )的产生为标志。
13.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由( )1829年首先发掘并亲自指挥上演的。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国元代的歌舞杂技表演统称为百戏。( )
32.劳动歌曲是伴随劳动生产时所唱的歌曲,其艺术表现特征不包括( )。
21.戏曲音乐常用的板式中,( )在谱图形式上与西方音乐中的1/4拍相似,速度较快。
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其中,视觉、听觉、嗅觉感受远距离的刺激,又叫距离感觉。
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次完全正确再现后继续识记的记忆。
学校教育是在学校中实施的教育,其影响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包括( )。
28.1834年出版的《新音乐杂志》的创刊人是( )。
34.下列乐器中不属于弹拨乐器的是( )。
44.下列哪些作品是姜夔的自度曲( )。
35.( )最早产生于17世纪末,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器乐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