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乘着秋风,踩着细雨,我们来到了这一个深藏于苗寨中的小学——岑松镇屯州小学。银灰色的铁门,红绿相间的塑胶球场,白色的砖房里传来一阵阵清脆的读书声,“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这是一年级潘桂仙老师的班级里孩子们传来的对韵歌,潘老师和她的丈夫杨漾都是这个小学里的老师,他们在这个小学坚守了18年,只为了让这些乡村里的孩子走出大山,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见到潘老师和杨老师时,他们正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准备去给孩子们上课,潘老师教一年级的语文,杨老师教二年级的数学,夫妻俩边交流教学方法边上楼。“上课”,刚才和妻子有说有笑的杨老师突然严肃起来,在杨老师的一声令下,孩子们乖乖坐好,专心听杨老师讲课。在潘老师的课堂上又另是一番景象,只见讲堂上出现了一个小老师,一个小孩子正在给孩子们领读。潘老师的眼里泛着鼓励的光,她时不时的纠正孩子们的错误,“乡村里的小孩子容易自卑,需要给他们机会锻炼,给予他们鼓励。”潘老师告诉我们。下课后,夫妻俩又一改课上的严肃样,温柔的给孩子们整理红领巾,陪孩子们打篮球、跳绳和丢手绢。
2002年,潘老师和杨老师从柳川镇加禾小学调入岑松镇屯州小学,学校基础设施薄弱,教学环境比较堪忧,这是杨老师初到屯州小学时对学校的印象。“想讨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杨老师说,2003年,杨老师着手组织学校工作,他决心要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经过十八年的努力奋斗,学校的教学环境得到逐步的改善,建起了塑胶球场和图书室,安装了投影仪,电风扇等设备,基础设施完善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在蒸蒸日上。
夫妻俩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天未亮,夫妻俩已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夜已黑,他们却还未归家。每天中午,他们舍掉自己的午休时间监督孩子们作息,“外面有小溪,有公路,午休时间不守着,怕孩子们出去不安全”潘老师说,最让夫妻俩挂念的是班上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今年屯州小学总共有80名学生,其中15名为留守儿童。他们不仅要传授他们知识,还要将更多的爱给予他们,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夫妻俩经常去家访,了解学生们的家庭情况,想办法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工作中,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夫妻俩都在尽可能地给予像这类孩子更多的爱,而往往难于顾及家里80岁的母亲和未满1岁的孙子,每每谈起,夫妻俩总觉得有一些亏欠。
对于夫妻俩的工作,同事们都表示很钦佩,同在屯州小学任职的杨秀儒老师在谈到夫妻俩时,竖起了大拇指,他说:“两位老师在这里工作兢兢业业,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钦佩,有时候他们为了照顾这边的孩子,母亲生病了,都不能在跟前照顾,只能让亲戚朋友代为照料,舍“小我”为“大我”的无私奉献精神的确令人感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十八年来,为了让孩子们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夫妻俩集小爱汇大爱,坚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诸多贡献。
像潘桂仙夫妇这样的乡村教师,剑河县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从走上三尺讲台那天起,就在这方小小的天地践行自己的初心和梦想,满头青丝变白发,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基层,激情不减,也正是他们的坚守,如星星之火,承载着希望,点亮着一个个乡村孩子的梦!
2.2018年5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对乡村学校建设做出了新部署。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的教育投入。
在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实施的今天,乡村学校,究竟路该怎么走?这还需狠抓关键难题。
“农村教育整体上比较薄弱,一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即教学点,另一个是乡镇寄宿制学校。”教育部部长助理郑富芝认为,当前制约两类学校发展的主要是运行问题,“因为这样的学校规模很小,有的教学点就几十个人、十几个人,按照生均经费拨款,经费总量上不去,维持日常运转就有困难。寄宿制学校的问题主要是办学条件不足,学生的床位不够”。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兼职副院长王雄看来,除了这些硬件上的缺失,孩子的心理健康更是两类学校最大的隐患。“我在贵州一所学校里看到一个房间,觉得里面好像有人,但是一点声音都没有。”王雄回忆说,他在门口看了一下,“原来孩子一个挤一个缩在小板凳上,不敢说话,直到我蹲下来和他们说话,他们才围过来听”。而在城市学校,孩子们通常会更加自信大方,有很强的表现欲。反常的怯懦,反映出农村孩子在乡村学校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关怀。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教授经常到乡村去。他认为乡村教育缺的不仅是“鸡蛋+牛奶”,更是生命关怀。“动物在哺乳期都要跟着母亲,才能完成它动物性的成长过程,而现在许多母亲生下孩子,一年甚至几个月就离开他,扔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又扔给了远离家乡的寄宿制学校。这种环境培养的孩子,就是再好的专家教授,也无法弥补他们的情感缺失。”张孝德最担心的就是数千万留守儿童长大后,他们儿童时期形成的心灵障碍会成为他们终生的心理障碍。
3.农村逐渐“空心化”是这些年社会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地开展了大规模“撤点并校”。这一举措化零为整,给地方管理者省了心,却让偏远农村的学生可能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才能上学。2012年国务院出台政策,“撤并”被叫停,保留和办好现有乡村小学和教学点成为考量地方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但乡村学校还在无声地消失。据教育部官方统计,2012年我国乡村小学(含村小和教学点)总数是217552所,2016年(可查阅的最新统计数据)有乡村小学193203所,平均每天仍有16.68所乡村学校消失。
中央财政已经决定,2018年到2020年,中央财政新增加70亿元,专门支持“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这笔钱怎么花,涉及乡村教育的未来。
从实际操作来看,地方政府对教学点和寄宿制学校往往是“二选一”,建教学点就不会建寄宿学校。而且杜爽发现,最近有一些地区又开始大力撤并教学点。
“部分是因为我国对中小学校建设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对操场、图书、老师配置、多功能教室等都有详细规定。”杜爽说,“但很多地方由于各种原因,很难让村级学校过关,因此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达标,干脆就把一些村小撤掉。实在不能撤掉的,至少把六年级撤掉。这样教育行政部门来督导的时候,看到的全都是达标学校。”
农村学校是不是都需要200米跑道、多功能教室,可以商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比起跑道,学生更需要的是有能力、负责任的乡村教师。
“乡村教育的最短板是乡村教师不足,突出的表现是下不去,下去之后也留不住。”郑富芝认为,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地区老师的待遇比较低。虽然国家出台了各种保障政策,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执行中,教师待遇并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4.中国有13亿多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农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农村教育发展了,农民素质提高了,就会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相反,如果农村教育跟不上,众多的人口就会成为发展的巨大压力。今天广大农村的亿万在校生,正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不把农村教育办好,不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就是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农村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农村人口众多,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教育的整体水平。要提高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必须先从农民抓起。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就不懂得农民的教育学,也就不可能树立农民的教育观。无论是美国的“教育平权运动”,还是印度的“民众科学运动”,以及南美、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推行的“平民教育运动”,都是为了在广大农村和社区普及文化、卫生、科学知识,保障社会底层民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上世纪70年代韩国开展“新村运动”,首要任务也是教育农民,即加强农民的启蒙教育与文化技术教育。发达国家早已普及了义务教育,但仍然十分重视在农村进行扫盲和普及教育。美国至今还认为,乡村教育对美国未来的繁荣至关重要,要加大力度促进美国乡村教育发展。
我国农村教育源远流长,历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农村,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历史上许多私塾、书院曾盛极一时,而这些私塾、书院都在在山野乡村。那里不但是教育子弟、培养人才的学校,而且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甚至是学术中心,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人们常说:“自古寒门出俊才。”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伟大人物都是出自农村的寒家子弟,靠勤学苦读奋斗成才。中国农村的每一个家庭都懂得,物质上的贫穷只是暂时的,只要孩子有文化、有知识,就能改变人生和命运,生活就会有奔头。
5.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强调,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意见》强调,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加强职业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把农村需要的人群纳入特殊教育体系。以市县为单位,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狠抓关键难题 助推农村教育发展
发展农村教育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部分,是实现城乡公平的一个方面。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为提高农村文化水平,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基础,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农村教育发展取得质的飞跃。然而,农村作为广袤和情况多样的区域,仍有不足之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薄弱、教师队伍稳定性差、农村儿童缺乏心灵关怀等难题仍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路上的绊脚石。故此,要想为农村教育发展插上翅膀,还需抓准关键问题并有效破解。
助推农村教育发展,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学校基础设施作为开展教学的基本平台,完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能有效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当下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孩子们依然坐在捡漏的房屋学习,桌椅也显得如此寒酸,也谈不上有什么文体设施,拥有像城里学校所具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更是不可想象的事,这样就极大限制了孩子们的发展,城乡之间的马太效应也难以得到有效遏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势在必行。这就需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高度重视当地农村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到专款专用,致力于为发展农村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助推农村教育发展,需建立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当前,农村学校生源不断萎缩、城区学校大班额还没有彻底解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尽如人意,出现了“城市挤、农村空”的现实问题,导致农村学校教学资源闲置和浪费,出现这一情况,关键在于缺乏稳定性强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师资队伍的不均衡导致了“教师流失——学生流失——教师流失”恶性循环。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为学生的成长起着灯塔的作用,用农村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必须紧盯师资问题,努力补齐师资短板,通过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水平、激励教师扎根农村教育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助推农村教育发展,更需从心灵上给予孩子关怀。教育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有目的地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也是教育本质所在。而现在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相比,还是存在自卑、胆小、过于内向、遇到陌生人不敢说话等问题,如果在教育中不积极关注到这一点,这就违背了教育的本质,也不利于孩子全方位健康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基本的文化知识,还必须要求学校把关注儿童心理成长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尤其需要关注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心理成长过程,以此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健康的心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农村教育,事关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事关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这也是传承文化、为国培养人才,以及涵养民众精神文明的需要。要想推动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在关键难题上找准着力点,同时,针对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还需通过制度形式明确发展方向,在政策上加大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在循序渐进中干出成效,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再添更加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