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置若罔闻 亡羊补牢
B
视而不见 尾大不掉
C
闭目塞听 覆水难收
D
熟视无睹 积重难返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成语辨析题。第一空,根据后面“甚至回避、掩饰矛盾”,可知这里强调的是对矛盾不重视、不关注,A项“置若罔闻”形容不关心、不重视,含义符合语境,但从“闻”字可知该词更侧于“听”而非“看”,而据文段后半部分“坐看矛盾恶性转化”可知这里填入与“看”相关的词更恰当,故排除A项;B项“视而不见”意思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符合语境;C项“闭目塞听”意思是闭起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不了解。与A项类似,该项没有强调“看”,不能与后面内容呼应,排除C项;D项“熟视无睹”意思是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符合语境。第二空,根据空前“坐看矛盾恶性转化”和后面“最后势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可知,这里应表达后果严重、无法弥补的意思,B项“尾大不掉”意思是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意思不对,排除;D项“积重难返”多指不良习惯、风俗或弊端等已发展到难以革除的地步,符合语境。故本题答案为D项。
相关试题
44. “国学”这个概念是从日本输入的。19世纪末,刘师培、章太炎、梁启超等接受了日本的“国学”概念,并将 其引入中国。当时引进这样一个概念,是为了和西方学问相区别,是被逼出来的。古人从不称自己的学问为“国学”,而直称其为儒学、道学、理学、心学、佛学、玄学、子学等。“国学”概念出现之后,作为一国 固有之学问,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实在是各说各话,无法统一。 根据这段文字,“国学”的哪一方面不能确定?
地球奥秘自古以来就不断被探索,科学研究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很多文人诗词中也反映出地球为球体这一基本特征,以下诗句所反映的现象,能说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
24.在工地旁开超市,超市里的生活用品不用花钱,而是用“安全积分”来兑换,如果有不戴安全帽的行为将扣分,严重的还会受到安全警示,接受脱岗教育甚至停职……开设“安全积分超市”将看似繁杂的安全条文转化为积分和商品,提高了工人们的参与热情,每一次加分,就是一次安全理念的_______。安全教育坐在平时、坐在前面、坐在心里,让工人从安全理念的被动执行者变为主动践行者,安全生产责任才不会_______。依次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工开物》记载:“凡取煤经历久者,从土面能辨有无之色,然后掘挖。深至五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这里“毒烟”的主要成分是( )。
20.这个厂的首要问题,_____设备的陈旧_____原材料的缺乏,_____缺乏对形势的正确分析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正是这一点使得该厂每况日下。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世人呈现了灿烂的文化,酿酒、缫丝、造纸,制瓷都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是工匠技艺与科学知识的完美融合,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59.玉不琢不成器,竹不凿难成笛。吃苦是一种历练、是种积累,更是种宝贵的人生财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实践反复证明,一个人只有在艰难困苦中迎难而上,主动出击,才能创造机遇,有所成就。________,即使环境再好,也只会错失机遇,碌碌无为。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上述定义,以下能够体现最近发展区的是( )。
53.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 )
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达 2601 亿美元,出口仅为 669 亿美元。为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可控,必须攻克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欠缺的难关,尤其是产业链中的设计环节。无锡作为曾经的国家微电子产业南方基地,2017 年集成电路设计业产值仅为 79.2 亿元,占总产值比例不足 10%,而最合理的结构应该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分别占比 30%、40%和30%。如果把设计、制造、封测比作写书、印书和订书,书的质量关键还靠写书,但是整个行业都缺“写书人”。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20.不充分的发展与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就这样在同一片土地上同时存在。这是中国的困境,也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共有的______。就像每个月挣100块钱的人却不得不吃10块一斤的有机大米,其结果必然是饥饿。环保成本的高昂,激化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与矛盾,也成为许多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寅吃卯粮甚至______的现实背景。
5.北京大运河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但在大运河周边的众多书法遗迹,如碑刻、崖刻、墓志、楹联以及经幢等却甚少进入大家的视野,历史长河之中,许许多多辉煌一时的文化艺术形式,早已化为或是沦落尘埃,而这些镌刻于骨头、木、石、铜上的文字说法依然存活在当下。先人们书写的遗迹虽斑驳,字迹漫漶、虫蛀风却。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