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水平迁移
B
垂直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正确答案 :D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负迁移。 根据迁移的性质,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题干中,先学习的汉语拼音的发音对后学习的英语字母的发音产生了一种消极的阻碍作用,发生的是负迁移。故D项符合题意。 A项:水平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程度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B项:垂直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23.小学生只能通过掰手指计算数学题的思维形式是( )。
33.一般认为,避免失败动机较高的人喜欢( )。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其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
61.简述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7.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指的是( )。
55.成功的经验越多,自我效能感就会越高。( )
7.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是( )。
19.妈妈放假带着小明去看过了比萨斜塔,当老师在课程上提到这座高塔时,小明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塔的样子。这属于( )。
63.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35.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 )。
为了得到父母的赞赏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属于低级的学习动机。( )
36.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应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一般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