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维护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表现
B
“好孩子”定向阶段表现
C
处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表现
D
处于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表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处于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题干中儿童把青椒踢到其他小朋友的座位下面,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教师对他的惩罚。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他们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8.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造力,常用的方法有( )。
23.大学生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学习主要是( )。
9.下列选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
6.安德森的心智技能理论包括心智技能阶段、认知阶段、自动化阶段。( )
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快速联想,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这种方法是( )。
李强同学在学习《善江吟》一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时,为了更好地记忆,他在背诵后,把每句诗的头一个字依次集中起来,即“一半可露”这样无论如何也不会因某句卡壳而影响全诗的背诵。李强同学的这种方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26.儿童在知道“桌子”“椅子”等概念之后,再学习“家具”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12.影响一个人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
下列选项中属于心智技能的有( )。
张乐同学一开始反复探索问题毫无结果,问题搁置几个小时后回过头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这种现象称为( )。
下列对操作整合阶段动作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