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①在地球生命的早期,陆地表面是由一块块坚硬的岩石组成的,没有土壤,因此也就没有生命。经过多年的日晒雨淋,岩石表层被分解,释放出其中含有的微量元素,一种简单的生命终于可以在上面落脚了,这就是地衣。
②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其中真菌负责腐蚀岩石,继续释放其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藻类则利用这些微量元素进行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养料。这两种微生物密切合作,大大加快了岩石的风化速度,逐渐形成了最初的土壤层,为高等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随后,高等植物的出现又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可能,这两种生物的合作再次加快了岩石分解的进程,土壤就是这样在各种生命形式的通力合作之下被一点一点地生产出来的。
③上述过程在今天的土壤里仍在进行着,只不过主要发生在土壤基底部的岩石层(Bedrock)附近,我们平时是看不见的。生活在那里的微生物继续以岩石为原材料,以土壤中的有机质为能源,为地球生产新的土壤。
④现有土壤的表层也在继续生成新的土壤,但机理完全不同。那里除了已经破碎成细小颗粒的岩石碎片外,还混有大量的残枝烂叶,它们就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这些有机质是各种小动物的食物,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蚯蚓,以及体积更小的线虫等等。动物们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再被各种细菌和真菌彻底分解,释放出其中含有的钙、镁、钠、硫、铜、碘、锰、钼、锌等微量元素。它们和岩石颗粒相结合,成为新的土壤,继续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支持。
⑤这其中,微生物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微小的生命,所有的微量元素都会被固定在土壤有机质或者岩石碎片当中,无法被植物吸收利用。
⑥于是,为了招募微生物来为自己服务,很多植物都会通过自身的根系向土壤中释放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物质,其总量甚至可以占到植物光合作用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营养物质就是土壤有机质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它们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能量,帮助它们继续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岩石颗粒,释放其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变成植物的肥料。
⑦_______________,进入到植物中去的微量元素以农产品的形式被人类收割带走,最终留在了城市里。久而久之,农村土地里的微量元素肯定会出现短缺。土壤微生物虽然可以继续分解土壤中的岩石颗粒,释放其中含有的微量元素,但一来这个过程太过缓慢,满足不了农作物的需求,二来这些微生物同样需要有机质作为能量来源,如果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一直偏低的话,这些微生物也就没办法继续为我们生产新土壤了。
⑧中国古代农民是最早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他们通过施粪肥的方式补充土壤失去的有机质,以此来维持土壤肥力。而另一种普遍做法是烧秸秆,但是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
⑨土壤里的微量元素太少时,也可以人为补充化肥。绝大部分优质土壤都带负电,能和带正电的阳离子结合,后者正是植物需要的矿物质。遇到这样的土壤,植物根系会释放氢原子,与土壤交换带正电的金属阳离子,营养元素就这样被吸收进植物体内。如果化肥施得太多,土壤就会带上正电,导致其阳离子交换能力下降,影响植物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另外,植物从化肥中吸收了足够的营养,就会停止生产根系分泌物,土壤有机质含量就会降低,土壤中的微生物就无法正常工作。此外,化肥溶水性好,容易被雨水冲走或渗入地下,无法被作物吸收,所以实际利用率非常低,而且会污染空气和水源。
A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
B
微量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C
耕作土壤是在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下形成的土壤
D
农业的产生打破了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动态平衡
正确答案 :D
解析
待填句位于首句,起总领全段的作用。待填句后主要强调土壤中微量元素因为农业而出现短缺,最后阐述短缺造成的危害。故待填句后主要阐述农业对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的不利影响。对应选项,D项当选。A项,偏离主体“微量元素”,排除;B项,强调微量元素对农业的重要性,而后文强调农业对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的不利影响,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偏离主体“微量元素”,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段出处】《全球近6.9亿人挨饿:未来我们的粮食够吃吗?》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64.数字营销是使用数字传播渠道来推广产品和服务的营销方式,数字营销的方式可以是互联网,也可以是非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以一种及时、相关、定制化和节省成本的方式谋求新市场的开拓和消费者的挖掘。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数字营销的是( )。
房屋:浇筑:榫卯
在名字里频繁出现的“梓”是一种树,不仅很早就被古人栽植利用,还被称为“木王”。梓属总共有13种,其中四种在中国有分布,均为中国特有种。梓属的大部分种类都被_____栽种,尽管有一些种类,比如黄金树,野生种群数量较少,且分布较狭窄。梓甚至从未发现过野生个体,是_____的“家养植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
氨基酸组合效应原为生物学领域内的概念,是说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当这一理念运用到管理学中,意思是说在进行决策时要统筹考虑各环节,不可有所偏失,尤其要注重薄弱环节。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氨基酸组合效应的是( )。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错误的是( )。
令尊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史稿
关于物质的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牛奶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