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根据以下材料,请回答51~55题
海洋石刻遗产是我国海洋遗产中具有独特意义的一类物质文化遗产类别。所谓海洋石刻遗产,通常指的是分布在我国海岸带地区、以石为载体、表述海洋社会文化主题的各类石刻,也包括一部分位于内陆地区的涉海石刻。海洋石刻遗产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见证,是历代涉海人群的重要历史记忆,蕴含着丰富的海洋文化信息。
中国很早就有利用海洋及刻画海洋的传统。早在新石器时期,滨海地带生活的早期人类就已经开始利用石头作为表述工具,如东南沿海一带的贝丘遗址中,发现了一些保存下来的太阳崇拜石刻,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海洋石刻艺术。秦汉以来,随着滨海地域逐渐得到开发,人们利用海洋的活动日渐频繁,海洋石刻也相应增多,并最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海洋石刻遗产。从田野调查可见,我国各地目前留存下来的海洋石刻,广义而言,可以分为石刻建筑、石刻造像、石刻文书等三大类别;从狭义上说,海洋石刻遗产指的是石刻文书,即以石为书写载体的各类涉海文书,如摩崖石刻、碑铭等。①
单就狭义的海洋石刻遗产来说,可从内容上分为海防与海疆安全、海洋生产与管理、海洋宗教文化等类别。其中第一类海防与海疆安全相关的海洋石刻,包括历代海防与记功类石刻。历史上,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经略海洋的过程中,尤其重视海疆安全,因此不少滨海地区留下了海防将士的石刻印迹,典型者如福建省诏安县的一个明代海防所城——悬钟所城中,保存着29通明代海防卫将领巡视当地海防时留下的摩崖石刻。是目前我国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海防官兵石刻文书,集中展现了明代东南沿海卫所的社会网络与文化活动。②
还有相当一部分海洋石刻遗产属于海洋生产与管理类别,典型者如泉州九日山上保存的10通宋代海交祈风石刻,是记载宋代泉州当地的海洋航行仪式习俗的珍贵石刻资料,也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记录,同样,在福建沿海不少港湾地区,还保留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坞界碑”,这些也是反映当地海洋生产的石刻记录。此外,一部分海洋石刻还涉及历代官府对于海洋的管理或当地社区对于海洋活动的习俗规定。③
在目前留存的海洋石刻遗产中,比较集中的是第三大类即海洋宗教文化石刻。历代滨海、岛屿地带人群在与海洋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丰富多样的海洋神灵信仰,由此产生大量海神宫庙,典型者如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滨海区域普遍存在的天后宫,按照地方习俗,新修或重修当地重要公共文化空间的行为,往往伴随着竖碑纪事的仪式活动,这些涉海宗教碑铭,因为保存了历代修建涉海宫庙的记录以及捐助者姓名、捐助银两数目等内容,为我们今天深度了解历史上海洋社区的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石刻文书资料。④
近年来,由于城乡建设、工业发展与海域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包括海洋石刻遗产在内的海岸带文化遗产面临着十分严峻的保护处境。尽管一部分标志性的海洋石刻因为各种原因被列入各级文物名录,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相当多的海洋石刻还缺乏基本保护条件,一些涉海碑刻因为无人看管,不仅遭人随意拓印,甚至被凿挖盗卖。对于海洋石刻遗产而言,在人为破坏及日常损坏之外,另一个较大的威胁是海洋灾害与污染侵蚀。海洋石刻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外露性。除了一部分保存在宫庙或其他公共建筑内的海洋石刻,相当多的海洋石刻都是处在海岸带的公共区域。比如传统时代“勒石示禁”的习俗,使得绝大多数的涉海示禁碑,都要竖立在渡口、海港、渔村等醒目的公共空间,从而暴露在自然界中,容易遭受台风、海啸、海水酸化侵蚀等海洋灾害带来的严重损害。
A
悬钟所城——卫所、摩崖石刻
B
天后宫——海神、海洋宗教文化
C
泉州九日山——祈风仪式、唐代
D
坞界碑——海洋生产、明清时期
正确答案 :C
相关试题
59.对最后一段中“成为日益暖化的地球上又一根新的稻草”理解最准确的是:
117.2021年下半年,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中,光纤用户数增量超过500万户的月份有几个?
67. 背信规避是指当风险来源为另一个体而不是自然条件时,人们普遍更不愿意冒险,即在同等条件下,人们对于 人为风险的规避程度高于对客观风险的规避程度,体现在人们面对人为风险时比面对客观风险时表现得更保守。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背信规避的是:
57. 银河系是星系考古学研究的“重点实验室”,恒星则是银河系考古的天然“化石”:恒星表面的化学元素,完 整记录着其诞生时银河系星际环境的化学组成;恒星运动的相似性,也为天文学家研究恒星起源问题提供了重 要线索。因此,实现对银河系形成和演化全面认识的关键,在于获取银河系中数量足够多、分布足够广、足够有代表性的恒星的位置、运动、年龄及化学组成等信息。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讨论的是:
128.2019年,中国第三方超算服务市场规模约占同年超算服务总体市场规模的:
13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106.人们感受气味通过嗅觉受体实现。研究发现:随着人类的演化,编码人类嗅觉受体的基因不断突变,许多在过去能强烈感觉气味的嗅觉受体已经突变为对气味不敏感的受体,与此同时,人类嗅觉受体的总体数目也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少。由此可以认为,人类的嗅觉经历着不断削弱、逐渐退化的过程。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116.2021年1~2月,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月均约增加多少万户?
34.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冰川是变化最快速、最显著和最具_____的地理要素之一 。过去50年来,由于气候变暖, 全球冰川加速消融,造成海平面上升、水循环变化、冰川灾害增加,引发人们高度关注。应用科学方法,_____冰川消融、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当前区域迅速增温、冰川快速退缩的情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103.标清:高清:超清
123.表中所列7个省市中,2019年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速超过2%的省市比上年:
83.传统污水处理,或通过重力沉降、混凝澄清、浮力浮上、离心力分离、磁力分离等物理方法对不溶态污染物进行分离,或通过酸碱中和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化学方法让污染物发生转化,而新兴的微生物治理技术则是通过水体微生物来净化污水。有专家认为,与传统手段相比,微生物治理技术是一种处理污水的更佳手段。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