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废墟可以开发成为旅游最点,具有经济价值
B
废墟是万园之园的遗址,具有文化价值
C
废墟可以提醒人们谨记国耻,奋发图强,具有教育价值
D
废墟属于明清时期的建筑,具有文物价值
正确答案 :C
解析
C 【解析】细节理解题。划线句子出现在文章第九段中,分析第九段,最后一句说“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也就是说废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不要忘了国家的耻辱,并且起到一个教育的意义,对应C项,A、B、D三项均没有涉及国家耻辱,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项。
相关试题
99.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时增加的月份是( )。
3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26.作者认为“圆明园是哭泣”的,是因为( )。
100.根据图示数据可以推断出的是( )。
第四部分 常识判断71.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作者是诗人( )。
75.乘公交车时,规矩排队者总被挤得东倒西歪,几趟车也上不去,而不守秩序的人倒常能捷足先登。于是,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车辆一来,大家争先恐后都乘车。经济学称这种现象为( )。
21.思想是时代的产物,众多的笔名在寄寓着作者丰富深邃的思想感情的同时,也记录着那个时代的情绪,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影像,因而不可避免地成为时代的缩影。晚清报人笔名数量之巨、思想之丰富,无不显示其运用已远远超出了掩饰身份的符号意义。无论是那丰富多彩的笔名,还是笔名在晚清勃兴这种文化现象本身,都蕴藏着博大深厚的时代内涵。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
2.某次活动,要从4名员工中(含A、B两人)随机选2人参加,则A、B至少有1人被选中的概率是( )。
18.比起人类,动物更接近大自然。过度的文明,使人类疏离了大自然,感觉变得迟饨。而动物则保持着对大自然的高度感应,捕捉到她的细微信息,顺应她无所不在的“召唤”。河水涨落,草木枯荣,候鸟南飞,小兽冬眠,万物被春的气息唤醒。对该文段表述最不准确的一项是( )。
19.自古以来,或因时代的桎悎、思想的禁锢,或因有意的藏锋、无助的回避,甚或仅仅出于行文上的考虑,书中便有了缝隙处、断裂处、空自处、语焉不详处。这就要求读书人必须调动自身的观念与体验、学同与识见,去连缀缝隙,弥合断裂,填充空白,推想其详,进而探询其所以如此的隐因,思考,综合,方能读出“大义”“微言”来。这般读书,可称善读。对上文“书中便有了缝隙处、断裂处、空白处、语焉不详处”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9.某班学生总数为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都不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 )人。
34.关于纳米机器人,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