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能力
B
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C
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
D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教师在教育重要传授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是积极能动的,具有主体性。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处理好对学生的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关系。因此,D项正确。 A、B、C三项:均属于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试题
7.有的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符合德育过程规律。( )
2.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
9.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这是德育培养方法中的( )
21.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
30.既是德育客体,又是德育主体的要素是( )。
39.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一原则是( )。
34.在班会上,班主任播放班级活动视频,使学生体会班级的力量、友谊的珍贵,班级人际关系状况得到了改善。该班主任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
3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等进行培养提高的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13.孟子认为:“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矣。”这句话体现了( )
27.我们对助人为乐的行为往往会感到敬佩,对趁人之危的行为会感到鄙视,这是一种( )。
22.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他所说这种教育功能是通过( )来实现的。
6.“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句话所涉及的教育原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