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不平衡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其中,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如学龄初期儿童的总特征是身心发展缓慢,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龄中期儿童的特征是身心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增强,特别是情感较丰富,又不容易控制自己,有人称之为“危险期”;学龄晚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明显成熟,接近成人的水平。故本题答案为B。备注:本题考查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中的说法。
相关试题
5.5月15日,甲公司打算购买乙公司的机床,5月17日双方协商好后,甲公司立即将机床运到自己公司开始投入生产使用。5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在A地签订该机床买卖合同,5月24日,甲公司支付乙公司机床的费用。该合同生效的时间为( )。
30.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被试者是一对出生46周的同卵双生子A和B。格赛尔先让A每天进行10分钟的爬梯实验,B则不进行这种训练。6周后,A爬5级梯只需26秒,而B确需45秒。从第7周开始,格赛尔对B连续进行两周爬梯训练,结果B反而超过了A,只要10秒就爬上了5级梯。这个实验说明教育的重要条件是( )。
64.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核心部分。( )
8.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
3.下列选项中体现了同一哲学道理,除了( )。
18.事业单位应聘人员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给予其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并将其违纪违规行为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 )。
86.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健康与不健康也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两极。
31.在我国近代教育改革中,明确规定大学实行选课制,重视学生的职业训练,兼顺了升学和就业的学制是( )。
36.下列能够最小限度地打断课堂不良行为的处理方式是( )。
1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立足点是( )
9.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能最早拥有一部印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内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应该是在( )
80.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社会本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