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我不同意三位老师的观点,原因如下: (1)A老师说法过于片面、绝对。才和德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能绝对地说“有才必有德”或“有德必有才”。 (2)B老师认为好分数能代表一切,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片面的。当今的教育提倡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不能仅仅只重视智育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次,好分数也并不等同于学生智育的发展。 (3)C老师的观点只注重了少数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一味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些都是与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相背离的。 建议:三位老师应当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试题
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016年3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杭师附小开设了“玩转体艺”课程,国际象棋、管乐、弦乐、桥牌、街舞等课程分层分类实施,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将“玩转体艺”课程分为普及、特长、精英三个层次,让学生由兴趣转变为专长,甚至由此走上职业道路,成为某方面的杰出人才,真正实现了课程教学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对接。(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28日,有改动)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7分)
小明花了40分钟时间将朱自清的《背影》熟练背通,后面又花了20分钟加深记忆,这种促进和加深记忆的方法属于( )。
定势只会减慢问题解决的速度,不会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老师在教授“圆”的知识课程时,利用硬币、盘子、车轮等实物模型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对“圆”获得生动鲜明的表象,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老师运用的教学原则主要是( )。
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应包括( )前后衔接等环节。
课堂上小明对同学做鬼脸,引得同学发笑。老师对其注视片刻后,便不再理睬,继续上课,小明也随即停止了这种行为。按照行为主义的学习观点,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通过自我体验可以解决“我这个人怎么样”“我能否悦纳自己”等问题,从而保持健康的情绪生活。
教师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三字一话”指的是(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不允许未成年人进人的场所有( )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关于人的心理发展的顺序性,正确的是( )
《学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