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消费经济学
B
环境经济学
C
循环经济学
D
资源经济学
正确答案 :A
解析
A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常识。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A 项“消费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即消费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消费关系的主要内容,从微观来说,包括不同居民集团以及不同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体现了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差别和联系及其发展趋势;从宏观来说,包括括社会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各自的发展和规律性等,与垃圾分类等环境资源无关,当选。B 项 ,“环境经济学”指运用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及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选择经济、合理的物质变换方式,以使用最小的劳动消耗为人类创造清洁、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符合垃圾回收概念,排除;C 项 ,“循环经济”完整的表达是资源循环型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符合垃圾回收概念,排除;D 项 ,“资源经济学”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经济分析来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最优使用及其与人口、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资源经济问题的学科,符合垃圾回收概念,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A 项。
相关试题
52. 下列诗文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
中国现代画家与其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10. 2020 年,我们遭遇了太多变化,见证了许多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在挑战中抓机遇的担当作为。比如,稳外贸压力加大,但直播带货热度不减,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复课复工,但线上教育兴起、线上办公流行 ...... 正因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不断涌现,降低了疫情影响,释放了发展新动能。 下列选项中,蕴含在上述应变发展中的管理包括()。 ①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②矛盾就是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③善于发展、认识、研究、解决矛盾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方面转化发展
83. 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
24.《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建立各类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完善乡村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健全乡村人才 _____ 评价体系,完善农业农村领域高级职称评审申报条件,探索推行技术标准、专题报告、发展规划、技术方案、试验报告等视同发表论文的评审方式。
56. 关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农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67. 某工程队甲、乙、丙三组承担了一公路修筑任务,甲组单独完成需要 24 天,乙组单独完成需要 28 天,丙组单独完成需要 36 天,且各组日工作量恒定。现按甲、乙、丙的顺序轮班工作,每组工作 1 天后换班。问工程最后一天是哪组工程队施工,需要完成其日工作量的多少?( )
94.2019 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中,以下行业类别营业收入绝对额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77.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配套、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永久基本农田。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是( )。
27. 2021 年,我国将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当前,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实施( )。 ①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②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③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 ④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 ⑤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
13.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本国国情,能否获得人民拥护和支持,能否带来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 从哲学上讲,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有千秋是因为( )。
72. 某厂计划 2020 年每月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年底正好完成任务。在 1 月正常生产结束后,受疫情影响停产了 2 个月,从 4 月开始复工,4 月的产能只有原来的 60%,后面每月逐渐增加计划产能的 10%,达到原来的 100% 产能后,保持不变。则该厂 2020 年实际生产的产品仅完成全年任 务的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