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新文化运动主要提倡民主和科学
B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先骕等人是领导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
C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青年杂志》的创办
D
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
正确答案 :B
解析
历史常识。
领导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胡先骕是新文化运动反对派的人物之一。故本题答案为B。
A项: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基本口号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C项: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
D项:《文学改良刍议》是胡适创作的一篇文章,也是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于1917年1月1日发表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期上。
【注意】本题为选非题,请考生注意题干要求。
相关试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103.地球如同一块巨大的电池,在它的内部充满了无穷的热量——地热能。关于地热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海洋科技成果与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他们( )。
下列不符合我国党政机关公文书写格式规范要求的是( )。
毛泽东同志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上述名言包含的哲理有( )。
下列哪一行为不属于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这主要是因为( )。
下列生物常识表述正确的是( )。
我国古代项羽“破釜沉舟”战胜秦军是在哪场战役?( )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之比为3∶4,在途中第一次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前行,当各自到达终点后立即返回,又在途中第二次相遇,这时甲车距A地50千米,则A、B两地间距多少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