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同志把我国的改革称为革命,是就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的。之所以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因为:
第一,从目的和功能上看,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从广度上看,改革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
第三,从深度上看,改革不是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它的根本变革。
故本题说法正确。
相关试题
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 )。
贯穿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邓小平理论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的思想是( )。
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基本的是:( )
邓小平同志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这“两条根本原则”是( )。
党的( )的突出贡献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标志是()。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20多年的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二步是指( )。
1992年邓小平( )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1.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党的( ),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