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由此可知,儿童发散思维具有两个增长期,体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22.教师申诉制度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
10.下列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教书育人”要求的有( )。
11.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接受道德原则,而是让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并承担选择的后果,这种观点属于现代西方教育思想中( )。
2.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永恒性。( )
14.以下属于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是( )。
18.一个寒冷的清晨,李老师双手捂着暖宝宝走进了教室,学生正在早读。这时,小明走进了教室。李老师大声的喊道:“小明,怎么迟到了?靠墙站好。”此时有学生小声嘀咕:“哼,自己也迟到。”此情景表明,李老师没有做好的角色是( )。
15.刘老师昨天下午班会才提醒学生不要迟到,今天刚上课,就有学生喊报告,刘老师平静的问怎么迟到,学生说睡过了,刘老师让同学进教室坐好,同学们有些失望老师没有批评。刘老师说,他没有说不尊重老师,这样有礼有节迟到,我还能说什么呢,相信他不会这样。刘老师教育学生方式体现了批评的( )。
40.教师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作出处理的时限是在接到申诉( )。
【不定项】1.针对此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8.以下现象中,属于学习动机中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有( )。
30.在学校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活动中,为了避免竞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 )。
12.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会2—3岁的孩子有意识地谦让玩具几乎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