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A.取保候审
B
B.拘留
C
C.逮捕
D
D.传唤
正确答案 :A B C
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五种,分别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故本题答案为ABC。 D项:传唤不等于拘传,传唤是指公检法机关使用传票的形式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自行到指定的地点接受讯问、询问,其性质等同于通知,不具有强制力,不是强制措施。而拘传是公检法机关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刑事强制措施。
相关试题
2022年第11号台风( )于8月28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并快速加强为今年首个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超过17级。
四、材料题请深入分析理解“给定材料”中划线部分“崭新的存在方式”的含义,并以此为话题,参考“给定材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见解深刻,逻辑清晰,观点明确;(2)参考“给定材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3)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总字数800-1000字。【给定资料】在微信世界中,许多人贴出的文字、照片和图像是精心选择的,所展现的并不是其生活的全部,而是其光鲜亮丽的一面,晒新买的漂亮衣服,晒在某个高档场馆吃饭以及与某些名流合影的照片。通过“晒自己”吸引微信好友们的关注,这种自我展示的“晒”当然会得到不少微信好友的点赞和表扬。但有时也会引起他人的嫉炉和反感,“xx烦死人了,整天在微信里晒她和男朋友的幸福,我已经将她拉黑了。”“天天晒自己,无聊不无聊。”在生活中,人们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评论其某个微信好友。在朋友圈中,还有一些人则更加功利主义,他将微信朋友圈视为潜在商业客户,发朋友圈和开微信公众号都是为了营销产品,结果惹了众怒,以致一旦他贴出某种广告,立刻有人在微信群里发出警告,甚至将其屏蔽或者踢出微信群。在一个越来越碎片化的微信时代里,每天都有大量信息涌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加谁为新的好友、为谁点赞,都变得越来越讲究了,在微信群里,人与人之间看起来互相可以自由平等地交流,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咖”(现实中有地位的人或者微信里面的“意见领袖”)的发言总是会得到更多的“点赞”,有些大咖在某一个微信群里随便发个言或者贴张图片,立刻赢得无数点赞。但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就地位不高的人,在微信里面发言,通常应者寥寥。“弱者”在微信朋友圈里所扮演的角色通常只是给别人点赞,偶尔发张和大咖们的合影图,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并以此作为跟其他人炫耀的文化资本。还有人索性在群里潜水,不发言,只是围观。在今天,以微信、微信朋友图、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兴社交媒介,不仅从信息的传播模式。个体之间的交往行为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入手全面改变着这个时代,而且也建构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形态和精神状况。人们对自我、他人乃至世界的理解和认识,越来越多地源于微信、微信公众号之类的新媒体。就像一位社会学家所说:“微信呈现了一种公域与私人、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混杂互嵌的移动场景,也由此开启了人类一种崭新的存在方式。”
2022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友谊勋章”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阮富仲总书记和越南人民的友好感情,象征着中越( )的深厚情谊,蕴含着两党和两国人民共同追求美好未来的殷切希望。
2017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新的监督方式是( )。
在2022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全球首个基于开放计算规范的千卡规模液冷智能计算机( )异构智能计算机正式亮相。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它的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20分)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该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 )。
《民法典》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该条规定确定了民法的( )。
2022年10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长征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
《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做好重庆工作、推动重庆发展,最突出的主线是( )。
2022年11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长沙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 )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