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三、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106~110题。
2016年,全年原创首演剧目1423个,扶持了100名京剧、地方戏表演艺术家向200名青年演员传授经典折子戏。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共汇聚67台参评参演剧目和1000余件美术作品,观众达40万人次。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共有966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较2015年增长了32.7%,资助资金总额7.3亿元。
2016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301个,比上年末增加1514个,从业人员33.27万人,增加3.08万人。其中各级文化部门所属的艺术表演团体2031个,占16.5%;从业人员11.52万人,占34.6%。
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30.60万场,比上年增长9.4%,其中赴农村演出151.60万场,增长9.0%;国内观众11.81亿人次,增长23.3%,其中农村观众6.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2%;总收入31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演出收入130.86亿元,增长39.3%。
全年全国各级文化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共组织政府采购公益演出13.90万场,观众1.17亿人次。利用流动舞台车演出11.31万场次,观众10381万人次。中央直属院团全年开展公益性演出1335场,其中赴老少边穷地区演出241场,面向老红军、留守儿童等演出132场。
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场馆2285个,观众坐席数168.93万个。全年馆内艺术演出19.09万场次,增长;艺术演出观众3098万人次,增长8.6%。其中各级文化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场馆1265个,全年共举行艺术演出6.81万场次,增长25%,艺术演出观众2589万人次,增长8.4%。
年末全国国有美术馆462个,比上年末增加44个,从业人员4597人,增加502人。全国共举办展览6146次,比上年增长16.8%,参观人次3237万,增长4.8%。
A
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演出
B
全国艺术表演团体赴农村演出
C
全国艺术表演场馆馆内艺术演出
D
全国各级文化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场馆艺术演出
正确答案 :A
解析
相关试题
59.小波通过往圆圈里投掷米粒(米粒本身长度不计,视为一个点)的方式决定自己的周末活动。经过试验,他将米粒投进圆圈内的成功率达到100%,但投掷在圆内的位置随机。如果米粒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圆半径的一半,那么他周末去看电影;若米粒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1/4,他会去打篮球;否则,他将在家看书。据此可知小波周末不在家看书的概率为( )。
100.下列能够从所给资料推出的是( )。
77.蜘蛛:织网:爬行
荆轲,那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勇士,在我国历史上是个特有的文化符号。然而,在手游里,“荆轲”二字变成了刺客家族世代传承的名号;刘备变成了肩扛火枪身穿风衣的黑帮教父;“刺秦”的故事也被胡编乱造得南辕北辙……在手游里,几千年来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变得面目全非。这对缺少历史知识的少年儿童来说很容易产生迷惑,历史在这里,真成了可以“被随意打扮的小姑娘”。最适合做以上文字标题的一项是( )。
58.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有红色、黑色、白色的小球共60个。小明通过足够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球、黑色球的概率分别为15%、40%。那么,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最可能是( )。
32.直到3月中旬,长白山远望还是一片白雪皑皑。春天的脚步出了关外,到长白山脚下时,就有点_____了。其实,立春以后没几天,长白山区的积雪就开始悄悄融化了,别看山里依旧寒风刺骨,但这与严冬腊月已经大不一样,凛冽中还夹杂着一丝潮湿、_____的暖意。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102.从调查人口分年龄别进行分析,两周就诊率随年龄组从低到高的变化是( )。
左顾右盼:上下打量
17.数学研究所建立的各种计算方法和工具使得科学研究和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研究开始_____,而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又使得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得到实际应用,定量化正是科学和哲学彻底分离的最显著标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18.地理位置不在沿线直接范围内的国家,也可以用新的形式加入到“一带一路”合作,政策沟通、设施_____、贸易_____、资金_____、民心相通这五大合作理念与内容适用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随着形势的发展,“一带一路”也必将成为联结世界、融入全球的更为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69.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39.电容指纹传感器无法隔着手机屏识别按在屏幕上的指纹,这主要是因为屏幕模组本身的厚度导致传感器收集不到足够多有用的信号。这就使得前置电容式指纹识别方案在全面屏手机上没有了用武之地。全面屏,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手机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采用无边框设计,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但由于受限于目前的技术,业界宣称的全面屏手机暂时只是超高屏占比的手机。如果想将全面屏变得更加“全面”甚至趋近于真正的“全面屏”的话,屏下指纹识别就必须攻克。目前已知的屏下指纹识别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OLED 实现,也就是光学识别;另一种是超声波式指纹识别。 下列选项中,对这段文字理解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