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海水不可斗量 登堂入室
B
百思不得其解 斗折蛇行
C
夏虫不可语冰 登高履危
D
可望而不可即 拾级而上
正确答案 :D
解析
D【解析】综合辨析题。
第一空,待填词搭配“传统文化”,由前文“仰望的姿态”以及后文“常常过而不入”可知,人们认为一些传统文化非常高深,离生活很远,于是不去了解。对应选项,A项“海水不可斗量”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不能搭配“传统文化”,排除;B项“百思不得其解”表示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侧重某个问题难以理解,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夏虫不可语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与“传统文化”搭配不当,排除;D项“可望而不可即”表示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能和“仰望”形成对应,符合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保留。
代入第二空验证,“拾级而上”指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登,由第二空前的“首先……然后……”可知,作者强调的是循序渐进,一步步走,符合文意,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段出处】《文创产业功夫在诗外》
相关试题
47.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的通过。如想让某个小球隐形,可在该小球的四周覆盖一层以同心圆形状排列的超材料,这种材料能挡住传来的一切光波,并且不发生反射或吸收现象。被挡开的波在物体的另一边再次汇合后继续沿直线传播。在观察者看来,物体就似乎变得“不存在”了,也就实现了视觉隐身,简而言之,隐身衣使用的超材料,可以让雷达波、光线或者其他的波绕过物体而不会被反弹,进而达到不可视的效果。未来,隐身衣将被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提高作战的隐蔽性和安全性。但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实现隐形,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隐身衣能够让光线穿透自身 B.物体阻挡光波使人能够视物 C.隐身衣用于军事会引发战争 D.使用超材料能够反弹雷达波
16.苏区是一个坚实的实践样本,蕴含着整个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主线,预示着中华民族的前途。苏区研究既属于历史主干研究,也属于历史支系研究。经过多年积累,目前的苏区研究,其广泛、细致的程度前所未有,堪称血肉丰满,_____,支系发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枝繁叶茂 B.繁花似锦 C.春色满园 D.生机盎然
3.下列有关公共卫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97.图2中排名第二的省份,其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的个数约是排名后四位的数量之和的多少倍?( )
77.鲜花:塑料花
105.能够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
114.2018年6月,发行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约为( )。
80.牵牛花:喇叭花
115.不能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
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8.两相比较,白话文在通俗易懂的同时,往往在韵律上缺少节奏感,篇幅冗长,而文言文能用_____传达出深层或多层意思,其凝练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是白话文_____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语双关 略逊一筹 B.只言片语 无与伦比 C.三言两语 相形见绌 D.寥寥数语 无可比拟
93.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剧增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使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地区冰川面临急剧缩小的危险。研究显示,珠峰海拔在5000米到6000米的冰川集中区域出现快速融化的现象,这些地方将只在冬季而不是在温暖的季节时看到结冰。专家推论说,根据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减少的速度还有可能加快,如果本世纪内气温如预计的一样继续升高,该地区的冰川最终将消失殆尽。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