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立竿见影
B
尽善尽美
C
万无一失
D
事半功倍
正确答案 :D
解析
D 【解析】成语辨析题。横线处需体现出工作能做到的结果,根据“比如”可知,后文是对横线处的解释说明。后文举例强调上海在垃圾分类上能迅速见到成效靠的是人民,故横线处应体现用对方法更能迅速见效之意。D项“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小,收效大,可体现依靠群众费力小,且效果好,符合文意,当选。
A项“立竿见影”意为把竹竿竖在阳光下,立刻可以看到影子,比喻收效迅速,见效很快。虽能对应后文“见效”,但无法体现出是人民参与得来的结果,排除;
B项“尽善尽美”意为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美无缺,文段未提及工作是否完美,且“尽善尽美”放入此处程度过重,排除;
C项“万无一失”形容有绝对把握,绝对不出差错,文段未提及做工作时有没有差错,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段出处】《马上评|人民,就是这座城市的尺度》
相关试题
4.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8.求医行为,是指人们在感到躯体不适或产生病感时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根据求医的决定是由谁做出的,可以分为主动求医、被动求医和强制求医。主动求医是指当个体产生不适感或病感时,自觉做出决定。被动求医指的是由病人的家属或他人做出求医的决定,病人配合就医。强制求医是指本人不愿求医,但因疾病对本人或社会人群健康构成危害而强行要求其就医。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被动求医的是( )。
27.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一项历时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直被视为单一物种的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隐存物种组成。这一发现意味着本已危机四伏的中国大鲵保护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近年来,规模化养殖、野外放归等一系列“保护”行为,也许直接污染了大鲵不同物种的基因独特性。“保护”直接导致的后果,很可能是基因同质化,也许其中一些隐存物种已经遭遇灭顶之灾。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63.与201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相比增长量位居第二的地区是( )。
30.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种种顾虑让员工不得不加班加点。②加班现象为何遍地开花,甚至有常态化的趋势?③有一些超时加班还是“隐形”的,比如,有的企业要求员工24小时微信群里待命,不及时回复就算违规。④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良企业文化的存在。⑤“领导没走,不敢先走”、“大家都没走,不好意思先走”
3.2024年2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0.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是( )。
5.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行为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
28.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双关修辞手法的是( )。
21.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它不包含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旅游商品的是:( )。
中国与西方国家处在不同文明的话语体系与文化逻辑之中。在跨文化传播中,由于双方的信息解码规范与所处语境不同,加之中华文明自带神秘光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典型叙事风格给外部世界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带来不少挑战,为了让国际社会能够理解内嵌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输出的内容通常简化为审美符号而非观念符号,并通过典型的传统中国元素不断强化“自我东方化”的刻板印象,这让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单一且流于表面,传播效果并不理想。这段文字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