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不平衡性。 解析:(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相关试题
( )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展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简述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1924年,______________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发现法,并强调教师在教学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经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可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_____________的权利。
是否尊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小组活动的形式包含学科小组、技术小组、_____________和体育小组等四种形式。
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属于______________知识。
请你结合所学的教育学知识,为这位数学老师改变现状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态度的主要特征是意愿性。
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是由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在1959年提出来的。
朱熹提出要“熟读而精思”,是说在教学中我们要贯彻(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