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12
B
16
C
20
D
24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题重点:利用直线相遇基本结论解题。
解题过程:设小杨、小李两人的速度分别为x、y。根据两人按不同速度相遇时的路程和相等可列方程:(x+y)×(11-7)=(x+1+y+1)×(10-7),化简可得x+y=6。则甲、乙两地相距(x+y)×4=24千米。
故本题答案为D项。
相关试题
入20世纪,大众旅游日渐兴起。走马观花、拍照打卡、血拼购物式的出行方式持续升温,以“跟团游”为标签的传统旅行社一时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原创作曲人阿伟不久前创作了一首歌,甲、乙两个音乐平台均获得其使用权,甲平台根据该歌曲的总播放次数乘以0.01元给予收益;乙平台除给予10万元基础收益外,另计每次播放收益0.006元,两个月后,阿伟发现从甲平台获得的收益比乙平台多10000元,且此时该歌曲在甲平台的播放量比在乙平台高500万次,那么该歌曲在甲平台的播放量为( )万次。
夜间文旅经济是夜间经济与文旅经济的结合,是将文化与旅游作为重要元素植入夜间经济。因此,相对于文旅经济,夜间文旅经济能延长游客在旅游地的滞留时间,自然有助于拉动一个地方的文旅消费。调查数据显示,夜间的旅游收入占到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至一半。但是,夜间旅游不只是简单地坐坐观赏游轮,或逛逛当地餐饮夜市,游客文化消费已经成为夜间旅游的重要取向,目前来看,许多地方夜间文化旅游还停留在引导游客看一场歌舞演出,或者看一次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纪录片与电影上,夜间文旅消费市场需继续增大产品供给。 上述文字意在强调( )。
下列关于琴棋书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就是辛弃疾当年元宵赏灯时留下的著名诗篇 ②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是元宵节期间最重要的民俗活动 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又称“灯节”,在这天赏花灯是必不可少的节日内容 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⑤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⑥“快乐的皮,幸福的馅儿,团团圆圆捏一块儿”。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将以上几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近年来,听歌、购物、旅游、点外卖……凡日常生活所能触及的领域,互联网平台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会员制度,让用户_____。为了享受更优惠的价格、更高品质的服务,办理付费会员正成为一种消费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观点认为,在信息流爆炸及碎片化的当下,人物访谈节目已经不再被需要。但不能忽略的是,访谈背后是一个个_____的人物,节目由此呈现对人性内里的深层次_____,社会话题也通过讨论引起发酵和反思,这正是访谈节目的_____所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空巢”现象实属必然,但并不意味就可以“无为”。目前,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并且倡议“常回家看看”,给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注入了外在动力,但这远远不够。无论是对离家千里的游子,还是对同处一城的子女,其实都很难通过法律政策和道德层面的倡导,让他们回到老年父母身边,提供情感赡养和日常陪伴。社会问题不可能完全交给个人来解决,除了劝导子女承担责任,让更多家庭恢复养老功能,还要通过各种办法,动员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养老事业,多渠道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比如,大力发展专业养老机构、养老产业企业、提供养老助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鼓励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养老+医疗服务,化解异地、远程养老就医难题等等。当然,老人的观念也须作出适当转变,要把生活从子女身上移回自己的身上,找到晚年之乐,走出孤独悲情,摆脱空巢之苦。 如果给上面这段文字拟一个标题,下列最合适的是( )。
随着气候变化,严重干旱和极端高温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有研究预计,全球棉花产量将大幅下降,以棉花为主要原材料的纺织品价格会进一步上涨,因此服装的批发及零售价格也会大幅上涨。以下无法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
72. 某团队开展了一项关于预防中风的研究。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食用低钠盐(约75%的氯化钠和25%的氯化钾),一组食用普通盐(约97%的氯化钠)。在5年的跟踪调查中发现,食用低钠盐的群体,其中风发病率显著低于食用普通盐的群体。因此,减少钠的摄入有助于预防中风。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小张每周一、周三、周五和周日各写1篇日记,其余时间不写日记,从不间断。某年第三季度,他写的日记数量与第四季度相同。问当年劳动节是周几?
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范围愈来愈广,中国演出走出国门的频次逐年增加。在英国爱丁堡边缘艺术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等著名国际艺术节现场,中国演出的身影随处可见。通过丰富多元的表现样式,中国演出与世界演艺市场交流日益密切,也许文化逆差一时不容易扭转,但西方观众对中国演出的刻板认知正在不断被打破,不断释放出鼓舞人心的积极信号。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