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幻想
B
再造想象
C
创造想象
D
无意想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想象的分类——再造想象。
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的,自觉产生的想象。根据想象的新颖程度、创造水平的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其中,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题干中通过阅读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头脑中对应形成了相应的苍凉景象,属于再造想象的过程。故B项符合题意。
A项:根据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以把创造想象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人们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D项: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11.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的“新三中心”指的是( )。
8.《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 )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10.( )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
37.历史刘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刘老师的这种方法是( )。
【不定项】77.该教师使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
9.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9.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应向学生提供相关背景资料,或者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这是( )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如今很多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为了使学生家长满意,常常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哪种规律?( )
22.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砖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料范围之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的特点是( )。
23.老师利用课堂提问等形式来决定自己是否需要改进教学方法。这种评价属于( )。
66.创造性思维具有哪些特征( )?
34.学生热爱集体、学习认真、对自己严格要求。这种性格特征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