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一、审题
(一)分析题干
1.给定题目:以水为师。通过题目可以明确中心思想,再则,分析该题目,可知题目意思是要把“水”当老师,也就是说我们要向水学习。因此,可以根据公职类考试作文常见的写作方向,去预设本题的写作角度:一是,怎样向水学习,学些水的哪些方面;二是从分析向水学习的原因、意义等。鉴于题目是动宾式结构,因此分论点的拟定为动作行为的可能性更大。
2.要求:从材料出发,意在表明我们不能脱离材料随意书写,为了更贴合题意议,应该从材料中挖掘文章分论点。
3.字数:1000字左右。
二、材料分析
1.明确各段落的主要内容以及梳理主题相关的要素,以明确分论点。
材料1
G市河流众多,曾水土流失严重,经过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明显,其根本措施为水土流失治理和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
2.总结材料
梳理完全部材料我们可以明确写作的角度更倾向向水学习哪些方面,因此总论点为——积极向水学习。
由材料二的要点3可以总结做法:积极学习水的坚韧品质。
由材料二的要点4可以总结做法:积极学习水的包容性。
由材料二的要点5可以总结做法:积极学习水的变通性。
(三)加工
总论点:向水学习
分论点1:以水为师,习意志韧性之坚。
分论点2:以水为师,习节制变通之理。
分论点3:以水为师,习仁德包容之心。
三、参考答案
以水为师
水是平凡的,它随处可见,不值一提;水又是伟大的,它蕴含哲理,值得学习。水变化多端又无处不在,我们的祖先从中悟出了“万物皆变”的哲理;“水,是一切生物所必需,无水则无生物。”道出了水于自然万物之至关重要性。水可孕育出一切生物,滋养生灵,此乃水之至仁大爱。故而,我们非常有必要以水为师。
以水为师,习意志韧性之坚。水,至柔,却可滴水穿石;无常形,却可变幻万形,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之“柔”,具体表现为等待、忍耐、柔顺等中华民族特性。但并非软弱无为,而是顺应自然、因势利导、以柔克刚。我们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路走来,无论遭遇过多少的动乱,怎样的困境,她都依然能够坚韧挺立,勇往直前,最终迎来伟大的胜利。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说中国人有耐心,能等待和忍耐,她曾感慨中国的弹性,柔顺性,就是这样坚定不屈的品性,才使得我们不受外界危机的任何影响,能够永远都鼓足干劲地去应对任何挑战,破解任何难题。
以水为师,习节制变通之理。水适量可滋润万物,过多则引发洪涝成灾。人的欲望也应当讲究一个度。古人说:哀莫大于不知足,咎莫过于欲得。欲望是与生俱来、无法抹灭的,但若对欲望不加以节制,个人就会沦为欲望的工具,深陷名利场而无法自拔。企业若贪心不足,妄想一步登天,就会成为金钱的奴隶,小到偷工减料,掺假售假,大到违反法律、谋财害命。因此,对于欲望要做到有度节制,合理的动力性追求可以以之为牵引,糟粕的腐烂式欲望则必须消灭在苗头。
以水为师,习仁德包容之心。“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这是一种谦逊仁和的品质,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启示我们应当时刻怀有一颗包容之心。民族之间,国家之内,我们尊重文化差异、地域差异;人与人之间,我们尊重不同信仰,允许有不一样的声音,这体现的都是仁者的宽厚仁德与包容。所以,向水学习,是一个仁者的必修课,可以提升我们的道德情操,包容万物,乐于奉献,明白适可方为处世之道,为社会发展创造价值。
以水为师,不能仅停留在“纸面”学习,更要读活书、经世致用。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我们要更加地尊重水、爱护水、保护水。比如:以“人水共存”“多自然型河流”“健康工作河流”等先进的规划理念,科学建设城市水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外,我们也要将从水那里汲取的智慧和仁德运用到为人处世、社会治理、国家建设中。特别是施政者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要本着为了群众谋利益的精神,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好公共服务,打造幸福城市。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本无言,惟有虚怀若谷、学以致用,方能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体味到水所传递的千古不易的哲理。
四、评分标准
一类卷(31~ 38 分):能围绕倡导“以水为师”立论,观点正确, 内容充实,充分联系实际,论据充分,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语言流畅,书写规范、工整无误;字数1000字左右。
二类卷(23 ~ 30 分):能围绕“以水为师”立论,观点正确,联系实际,条理较清晰,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书写规范、工整无误;字数1000字左右。
三类卷(15 ~ 22 分):能围绕“以水为师”立论,观点不够明确,联系实际不够紧密,条理不够清晰,语言不够流畅,结构欠缺;字数1000字左右。
四类卷(14 分以下,凡符合以下任意一项,均归为四类文):一是观点完全脱离材料; 二是篇幅不足 600 字;三是不分段落标点,文面错误多;四是基本以摘抄原文为主。
【注意】①标题 3 分,无标题不得分。②每2 个错别字扣 1 分,最多扣 3 分。③字数达不到要求的,每超过 50 字,扣 1 分,最多扣 3 分。
相关试题
1.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 )
17.2022年11月,党中央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把各项优化措施落实到位。其中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 )”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高风险区连续( )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16.2022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强调,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32.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我们要( ),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10.杨老太因病长期在家卧床休养,一直由保姆唐某照顾,杨老太去世前希望通过合同或者遗嘱的方式,让唐某可以继续住在房子里,但把房屋产权留给子女。唐某居住该房屋时,杨老太的子女有权要求收回房屋。( )
9.对单位犯罪,既可判处罚金,也可判处没收财产。( )
31.下列哪些属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要原则?( )
38.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甲与债权人乙签订了一份动产质押合同,约定甲如果到期不履行债务,则乙可就该质押动产优先受偿。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双方可约定质押的动产?( )
李某、刘某婚后生有一子一女,女儿李甲,儿子李乙。李甲在与孙某结婚后不久因车祸去世。关于李甲的遗产继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 在行政诉讼中,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 )。
23.根据《行政诉讼法》,下列诉讼事项中,人民法院给予受理的是( )。
18.202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军委联指总指挥习近平在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时强调,全军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 )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