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36~40题
中国古代先哲很早就提出了和同之辩的命题。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主张不同元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反对单一元素的简单强化,因为那会窒息生机,使事物发展难以为继。《易传》所言“保合太和,乃利贞”,更是将宇宙视为和合相生的整体。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代表了一种不偏不倚又包容大度的处世智慧。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而不同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提出“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强调“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指出“要秉持和而不同理念”,赋予和而不同崭新的时代意蕴。
以包容、平等的心态承认文明多样性。和而不同、多元共生,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本样态。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承认现实具体事物存在差异性、尊重他人的个性,而不能以抽象的普遍性去遮蔽具体的特殊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各顺其性、各适其情,才能实现万物和谐。对待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文明,首先应以包容的心态去了解、以谦虚的心态去学习。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孕育出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文明。不同文明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不同民族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发展道路。习近平同志强调,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一切文明均有其价值,都应该被尊重。放下文明优越论,以包容和平等的心态看待一切文明,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只有承认文明的平等性、多样性,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互鉴;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互鉴、对话,才能让人类文明更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以开放、合作的心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合羹之美,在于合异”。如果没有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事物就不会有活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文明的差异并不必然带来冲突,相反,不同文明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恰恰是世界文明活力的源泉。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各国的利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度融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人心所向。与此同时,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任重而道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各国面临全新的问题与挑战,也不断重塑各国开展合作的机遇和环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摆在全人类面前,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凸显全球性,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国各民族各种文明只有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互学互鉴,不断发掘、利用人类已经积累和正在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共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有效应对并化解挑战与难题,开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美好未来。
A
国家之间要争取有共同的发展理念,这样才不会引发大的矛盾
B
朋友之间要求同存异,不能要求对方完全跟自己一样
C
夫妻之间一定是有一方完全服从另一方,才会幸福
D
同学之间需要相互忍让与适应
正确答案 :B
解析
B 【解析】词句理解题。由文中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对待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文明,首先应以包容的心态去了解、以谦虚的心态去学习”等可知,“和而不同”是尊重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同时追求共同和谐的理念,对应B项,当选。
A项“国家之间要争取有共同的发展理念”只强调了“同”,没有强调存异,排除;
C项“有一方完全服从另一方”,强调的是服从,文章并未强调服从,强调的是“求同”。
D项“相互忍让与适应”,“忍让”不是“同”,是不尊重自身的特色的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项。
【文段出处】《包容如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相关试题
3.某公司要到外地去推销产品,产品成本为每件3000元,从公司到外地距离是400千米,运费为每件产品每运1千米收1.5元,如果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产品的损耗是10%,那么公司要想实现25%的利润率,零售价应是每件( )元。
48.空调∶遥控器∶电视
71.关于生活中的化学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4.甲、乙、丙、丁、戊分别住在同一个小区的1、2、3、4、5号房子内。现已知:①甲与乙不是邻居。②乙的房号比丁小。③丙住的房号数是双数。④甲的房号比戊大3号。根据上述条件,丁所住的房号是( )。
二、类比推理,共5题。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46.工人∶车床
10.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科技成果是科技发展水平的外在表现。下列科技成就与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李明、方强和高林是好朋友,三人的职业有法官、法医和检察官。其中:(1)方强的收入比法官高;(2)高林的收入和检察官不同;(3)检察官的收入比李明低。根据以上条件,下列对李明、方强、高林三人身份判断正确的是( )。
72.下列诗句所表达的美学理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35.对本文的理解下面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74.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下列关于赋的说法错误的是( )。
45. 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以航天特种发动机技术为基础完成燃烧技术方案,创新采用生物质丙烷燃料。下列关于生物质能说法正确的是( )。
79. 下列关于生活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