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有:(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所以问题解决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故本题说法正确。
相关试题
23.大学生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学习主要是( )。
22.幼儿园的一名小朋友不爱吃青椒,把自己偷偷吐在地上的青椒踢到旁边小朋友的椅子边。该小朋友的行为是 ( ) 。
25.从道德的认知发展来看,随之成长,儿童会越来越维护自己的权益。( )
道德判断与评价发展的特点是:从他律到自律,从动机到效果,从片面到全面。( )
富有创造力的人比一般人的想法散布的方面广,范围大,而缺乏创造力通常想到一个方面,缺乏灵活性。( )。
13.下列关于品德的描述错误的是( )。
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判断处于( )阶段。
学生能够相信并接纳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了认同阶段。( )
关于创造性与智商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小强成长在父母溺爱的家庭里,从小养成了“以我为中心”、娇蛮、放纵、说谎等坏毛病。这说明:( )是影响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外部因素之一。
17.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不断内化的过程。( )
33.由于新旧知识关系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学习形式,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列选项属于下位学习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