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本题考查思维定势的知识点。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定势对解决问题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故本题表述错误。
相关试题
心理学领域测量心理健康的方法主要是( )。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是( )。
21.下列关于心理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9.琪琪在背诵课文的时候卡壳了,妈妈给她提示了一个字后,她立马流畅地背诵了起来。可以解释这个现象的遗忘理论是( )。
44.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下列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34.古人云“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属于德育过程中的( )。
教育史上的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是( ) 。
一、单选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是( )。
75.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为获取相关资料面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抽样调查。( )
中学生道德推理的发展趋势是从前习俗思维向更为习俗化的推理水平的转变。( )
马克斯韦伯是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之一。( )
30.为了记住“帽子、雪山、房屋、猫、信封”等词语,而进行“你戴上帽子去爬雪山,雪山上有一间房屋,里面有一只猫在抓信封”这样的联想,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