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小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看起来文文静静,却是同学们口中的“捣蛋鬼”:上课随便离开座位,任意说话,抢同学的东西,谁不给就打谁。通过家访了解到,孩子父母工作忙,从小由外婆带大,外婆对孩子非常溺爱,小伟自己也有较强的好胜心与占有欲,容易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外婆索性不让小伟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小伟在幼儿园时就老是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共他孩子活动,老师建议家长带到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后说小伟有多动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小伟越来越不知道怎样与小朋友融洽相处,性格也越来越孤僻,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同桌,甚至有家长明确提出不能让小伟挨着自己的孩子坐。
这天,小伟在数学课上忘记带直尺,希望同桌能借给他,同桌却不同意。小伟急了,直接抢过同学的直尺就用,引发了同学的不满。数学老师忍无可忍,大声斥责了小伟,并让小伟站到教室外面去。小伟把直尺一摔,径直跑出了教室。
A
可以提高讲课音量并提问小伟
B
可以让班干部将小伟带出教室批评
C
可以让小伟这节课站在教室后面去
D
可以课后了解小伟和同学争吵的原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班集体的培养——课堂管理。
当学生之间争吵扰乱了课堂秩序时,教师不应该让班干部将小伟带出教室批评,这样的行为一方面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故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A项:教师提高讲课音量并提问小伟的做法运用了言语提醒的方式,引发学生转移注意力,利于学生学习的同时也不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当学生出现了不良行为,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让小伟这节课站在教室后面去,能够让小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利于学生的发展。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课后了解小伟和同学争吵的原因,利于帮助学生解决矛盾,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快速射电暴是2007年发现的天文现象,持续时间只有几毫秒,其来源一直是个谜。最近,国外一些天文学家同时观测到一个亮度极高的快速射电暴,将它命名为FRB200428。它的方位与银河系内的磁星S方位大体一致,因此天文学家们推测,FRB200428很可能起源于银河系的这颗磁星。以下哪项组合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①2021年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中国慧眼卫星最新探测结果②经高精度定位探明,X射线暴及关联的快速射电暴确实来自磁星S③中国慧眼卫星捕捉到了X射线暴及相关联的FRB200428快速射电暴④中国慧眼卫星还探明磁星S所在空间没有其他快速射电暴源和X射线暴源
33.法国剧作家博马舍在他的作品《费加罗的婚礼》中有这么一句话:“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某报纸将这句话作为报头,非常信奉它。 由此可以推出该报纸最有可能赞同的说法是( )。
主要用于摸清学生基础的教学评价是( )。
某小学周老师到了教室正准备上课,发现自己忘记带上课的课件了,办公室离教室有四层楼的距离。遇到这种情况,周老师如何处理最合适?( )
同学们对小伟平时的表现非常不满,比如小伟同桌在数学课上不愿意借直尺给小伟。假如你是班主任,你与其他同学沟通时,最恰当的方式是( )。
泛欧亚语系包括日语、韩语、通古斯语、蒙古语、突厥语,在整个欧亚大陆传播,从东面的日本、韩国、西伯利亚一直延伸到西面的土耳其,其起源和传播途径一直存在争议。有一种“牧民假说”,认为泛欧亚语系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到1000年左右,是当时亚洲东部草原牧民的语言,后因这些牧民向外游牧迁徙而传播开来。以下哪项组合为真,最能质疑“牧民假说”?( )①古代辽河流域农民不断向东向北向西,迁徙到新水源地居住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②有研究认为,泛欧亚语系是由人口扩散、农牧业发展等原因向东向北向西传播的③随着这些农民的迁徙,泛欧亚语系被带到了韩国、日本、西伯利亚和土耳其等地④最新研究证明,泛欧亚语系起源于9000 年前的中国辽河流域,是当地农民的语言
小学课堂上,你正在上课,教室里忽然飞进了一只麻雀,一些学生很兴奋,一些学生有些害怕,教室里乱做一团。此时,你认为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
79、病毒性肺炎患者处于病毒感染时,精神心理上也会处在高度应激状态,对维生素C的生理需求量必然会加大。但患者很可能处于食欲不振状态,未必能够保证膳食中得到足够的维生素C。治疗过程中适度补充维生素C,对于康复是有益无害的。因此多服用维生素C可以帮助预防病毒性肺炎。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
我国载人航天自1992年提出“三步走”计划以来,实现了从无人试验到载人飞天,从单船飞行到多器对接组合飞行等重大跨越。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计划不包括( )。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作茧自缚:自食其果
高中课堂上,你正在演算一道题目,有学生举手说“老师,你这个地方讲错了”。大家都等待着你的反应,此时,你的处理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