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小孔成像——光的衍射现象
B
天空呈现蓝色——光的散射现象
C
早上和黄昏的太阳是红色的——光的反射现象
D
衣服湿了颜色变深——布料沾水后反射到眼睛的光波频率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B 【解析】物理常识。 A项,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沿直线进行的性质,选项对应错误,排除。 B项,天空呈现蓝色,这是因为太阳光线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发生散射的结果,波长较短的紫、蓝、青色光波最容易被散射,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色光的透射能力较强,它们能穿过大气分子和微粒,保持原来的方向前进,很少被空气分子散射,对下层空气分子来讲,主要是蓝色光被散射出来,因而天空呈蔚蓝色,选项对应正确,当选。 C项,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选项对应错误,排除。 D项,光照到干衣服上,大量的光被衣服纤维反射出来,只有少许被衣服吸收。而衣服被水浸湿以后,一方面有一些纤维绒毛倾倒不能反射光线;一方面湿衣服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水,光射到水上以后,只有反射角度比较小的光才可以钻出水面从而反射出来,反射角度十分大的光却被水面挡了回去。由于被水浸湿的衣服比干燥时反射的光少,衣服也因此颜色变深了,选项对应错误,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相关试题
20.每年的秋冬季,尤其是供暖季都会成为对一方政府治理污染举措的“长期大考”,甚至一些城市在夏季就开始部署如何应对秋冬季污染。限行、推广清洁取暖、调整能源结构、倒逼企业转型等举措成效确实明显。成绩该肯定,但对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对于“供暖式雾霾”,除了“等风来”,更关键的还在“人为”。比如,变“燃煤”供暖模式为清洁能源供暖工作推进如何?热电厂排放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处理有没有严格执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管执行有没有到位?这些都需要经常检视,并形成长效机制。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46.有只特殊的鸟,每天随机下2个、3个或者4个蛋,如果这只鸟一星期下了19个蛋,那么至少有( )天是每天下了2个蛋。
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1.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回顾2020年工作时指出,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我们在“六稳”工作基础上,明确提出“六保”任务,下列不属于六保内容的是( )。
44.甲乙各有一些糖。如果甲的糖块数减少原来的一半,乙的糖块数增加原来的一半,此时乙的糖块数比甲多420块。已知甲减少的糖块数恰好是乙增加的糖块数的一半,那么甲乙原来一共有( )块糖。
5.中共五大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 ),这在党的建设史上有重要意义。
90.关于201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65.类似行为是指在他人和团体的影响下而表现出的、与他人和团体要求期望相一致的行为。一般来说,类似行为的出现基于三种原因:一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而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二是相似文化背景和社会化过程对人的行为塑造;三是人际交往中双方心理的互相影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符合类似行为的是:
37.《中国地理国情蓝皮书》近日发布,以蓝皮书形式,出版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全书借助大量的彩色图表,系统直观地描述了我国地表自然资源禀赋与利用,地表生态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空间分布整体情况;对比了地域之间差异,在宏观尺度上反映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耦合程度。蓝皮书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策划初版,旨在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一套客观,科学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
86.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比上年增长了( )。
54.甲、乙、丙、丁、戊分别住在同一个小区的1、2、3、4、5号房子内。现已知:①甲与乙不是邻居。②乙的房号比丁小。③丙住的房号数是双数。④甲的房号比戊大3号。根据上述条件,丁所住的房号是( )。
98.2017年,全国水资源工程投资额比防洪工程多约( )亿元。
71.宾馆: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