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勤奋感对自卑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自主感对羞耻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发展理论。
12-18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该阶段的主要冲突体现为: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故C项符合题意。
A、B、D项:为干扰项,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教师在课堂上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这种思维方法是( )。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于1879年在(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小明一边唱歌,一边跳舞,这属于注意的( )品质。
32.学生在背书的时候总是容易记住两端的内容,记不住中间的内容。这种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遗忘。
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期经常蹲在人来人往、嘈杂喧闹的长沙城门口看书学习,是为了培养( )。
整天和油漆打交道的油漆工人能分辨400-500种不同的漆色,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受到了( )的影响。
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易引起学生( )
别人告诉我们一个电话号码,我们能根据记忆马上拨出这个号码,但打完电话就会把刚才的电话号码忘掉,这种记忆是( )。
36.幼儿在堆积木时,一边操作一遍思考,这说明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 )。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是思维( )的表现。
49.对于一个喜怒无常、脾气爆燥、冲动鲁莽、容易受环境诱导的学生,要重点培养的品质是( )。
57.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可以通过下列哪几条途径来培养自我效能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