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非指导性教学过程
B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C
以社会为本位
D
良好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正确答案 :A B D
相关试题
18.幼儿听老师讲大灰狼扮成免妈妈要吃小白兔的故事后,对大灰狼憎恶,对小白兔友善。这里发生的是言语信息的学习。( )
29.在教学中,应该做到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 )。
14.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原因。( )
2.张老师在班主任例会上谈到现在的学生难管理时说:“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声地严厉批评,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 )观点来解释。
5.菲茨和波斯纳把动作技能的形成分为认知阶段、联合阶段和( )
在阅读文章时,有的同学速度较快,可以“一目十行”;有的同学则读得很慢。这反映了 ( ) 差异。
27.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我国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 )。
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点属于( )
14.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起来的,进行官能训练时关键在于训练的内容。
38.一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将清政府初期的一些重要事件与日期匹配起来。按知识分类的说法,该学生掌握了哪种类型的知识( )
6.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下面关于技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慢养孩子,静待花开。从学生观来看,这体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