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形象性
B
变通性
C
独创性
D
操作性
正确答案 :B C
解析
本题考查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人们倾向于用发散思维的特征来代表创造性的主要特征: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独创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题干中:“鼓励学生围绕一个问题想不同的好点子”符合变通性和独创性特点。故BC项符合题意。
A、D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C。
相关试题
73.针对该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63.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制约课程的因素主要包括( )。
28.周恩来在南开中学就读时,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走向,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51.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这体现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的( )。
8.我国以美国学制为蓝木,由军国民主义教育转向了平民主义教育,并初次确立了“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
74.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13.李老师是高一(三)班的英语老师,为了解班上学生能否听懂所学内容,在讲完某单元后,李老师便设计了一段听力材料,让学生听材料后回答问题。李老师的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16.某小学将印上急救知识的魔方发放给孩子们,孩子们在转动魔方的同时记小知识,提高了防灾险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从课程分类看,这属于( )。
41.一心想考出好成绩的学生在考试前做了充分准备,但往往在考试中不能充分发挥实力,甚至出现不及格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 )。
76.案例中,该教师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 )。
33.涂老师打算带领学生去爬山,在这之前练习了一些爬山的技巧,对爬山技巧的记忆属于( )。
46.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举一反三”体现的是逻辑思维,“一题多解”则体现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