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论语》在当代的传承策略
B
词汇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C
《论语》中的“学”“习”观
D
汉代在经典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正确答案 :C
解析
C【解析】标题提炼题。文段开头论述《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引出“学”与 “习”,接着说这两个字既有区别也密切相关,含义远超过如今的“学习”,然后通过“但是”引导转折说明“学习”词义的缩小,最后指出讨论“学习”在《论语》中的原始本义对如今中国的教育有所裨益,因此整个文段围绕《论语》中的“学”与“习”论述。对比选项, C项符合文意,当选。 A项、 B项、 D项均未提到主题词“学”“习”,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C项。
【文段出处】《 < 论语 > 中的“学”“习”观》
相关试题
73.7∶质数∶自然数 ( )
12.梳理百年党史让人留下深刻记忆:一个主题贯穿全程,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关系牢不可破,那就是党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一个宗旨_____,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38. 有天文学家提出,可以将那些遥远的星系作为星际导航的位置参考,这些被选出来的天体就是天文学中常说的活动星系核。这些天体是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所产生的喷流,辐射非常明亮,往往比星系本身的辐射还要强很多。因为中心体积非常小,从遥远的地方去看,就像一个小点很难分辨,以至于在这类天体发现的最早期,最明亮的那一类被称为“类星体”。尽管这类星系也在空间运动,然而因为这些天体距离地球至少有几十亿光年,看起来几乎不动,相比脉冲星要稳定很多。 关于活动星系核,这段文字没有提及其( )。
36.在向数字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处于全球产业链或价值链不同部分的利益会有一定调整,这需要我们正视、对话、协商。包括下一步进入全球数字经济时代,我们还要共同面对技术、伦理的挑战,以及经济发展的变化。当然,个别国家或者利益群体有反弹也很自然,但相信这种高度的全球化以及科技变革带来的数字化转型,应该越来越成为全球的共识。在这个共识基础之上,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学界、业界,怎么联合协商,制定一个规则,将是所有人思考的问题。关于全球数字经济转型,这段文字中没有提及( )。
47. 甲、乙两辆货车同时从 A 地出发,到 B 地后立即卸载货物并返回 A 地装运货物,如此往返两个来回。已知 A、B两地相距 30 千米,甲、乙两辆货车的速度分别为 100 千米 / 小 时和 80 千米 / 小时。如装运、卸载货物时间忽略不计,问在整个过程中甲、乙两辆货车最远相距多少千米?( )
85. 甲、乙、丙、丁 4 位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已知,他们 4 人每人都至少获得 1 个奖项,4 人获奖总数为 10。关于具体获奖情况,4 人还有如下说法: 甲:乙和丙的获奖总数为 5 ; 乙:丙和丁的获奖总数为 5 ; 丙:丁和甲的获奖总数为 5 : 丁:甲和乙的获奖总数为 4。 后来得知,获得 2 个奖项的人说了假话,而其他人均说了真话。 根据以上信息,甲、乙、丙、丁 4 人具体的获奖数分别应是( )。
51. 某网店同时针对 A、B 两种商品开展促销活动,A 商品只按组销售,每组的价格保持10元不变,但每组商品由 4 件增加到 5 件;B 商品的优惠活动则为买一送一。张某以 55 元的价格购买了原价总计 80元的 A、B 商品各若干件,其中 A 商品的件数为 B 商品的 2 倍。问 B 商品原价为多少元 / 件?( )
25. 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面对 ______ 的世界变局,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面对形形色色的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面对来之不易的美好岁月,要 ______、 心怀感恩;面对强国强军的伟大事业,要 ______、勇于担当。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65. 同侪效应是指具有相似特征、地位的个体或组织在行动决策上呈现出的某种交互影响的现象,其实现方式和手段的相近性,往往使得同侪比其他群聚对个体或组织的观点、行为具有更强的正向塑造功效。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同侪效应的是( )。
75. 水路运输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商朝文物
青年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充满激情和活力,接受新生事物快,参与意识强,但他们在认识和理解现实时也容易产生_____的问题,对事物的_____、困难的艰巨性认识不够。因此,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丰富、生动的社会大课堂。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乌鸦与人类在行为上有许多有趣的共同点:都喜欢玩耍,而且经常使用工具。我们知道,人类幼儿通过玩耍来学习。当蹒跚学步的孩童推倒一堆积木时,他们的大脑里就在形成构建和测量物体的能力。问题在于,乌鸦的玩耍是否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在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记录了野生新喀鸦使用各种各样工具的行为,比如它们会用有钩的木棍或特别准备的叶片,将躲在树干缝隙中的昆虫拖出来。然而,科学家也经常观察到乌鸦摆弄着各种古怪的东西,似乎只是单纯地因为好玩,而没有明确的目的。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