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①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②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③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比如陶渊明的《饮酒诗》本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把“见”字误印为“望”字,原文的自然与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下狱不肯脱逃,临刑时还叮咛嘱咐还邻人一只鸡的债,是苏格拉底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福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④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变迁而生长发展。每人在某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每种景物在某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都有它的特殊性,断不容与另一人在另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另一景物在另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完全相同的。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⑤_______________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枯竭,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⑥俗语说的好,“惟大英雄能本色”,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枯竭。“伪君子”则于这种“俗人”的资格之上,又加上“沐猴而冠”的伎俩。他们的特点不仅见于道德上的虚伪;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叫人起不美之感。谁知道风流名士的架子之中掩藏了几多行尸走肉?无论是“俗人”或是“伪君子”,他们都是生命上的“苟且者”,都缺乏艺术家在创造时所应有的良心。像柏格森所说的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只能作喜剧中的角色,生活落到喜剧里去的人大半都是不艺术的。
A
若是写为“悠然望南山”,诗人所表达的自然相得就被淡化了
B
情趣应该是物我交感的个性化的东西
C
东施效颦、沐猴而冠都是生命枯竭的表现
D
文中“本色的生活”就是指不迷于名利的淡泊生活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事考帮答案】D。细节理解题。D项,对应第6段“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因此,“本色的生活”既不可迷于名利,也不能虚伪,选项表述片面,不符合文意,当选。A项,对应第3段“比如陶渊明的《饮酒诗》......原文的自然与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符合文意,排除;B项,对应第4段“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完全相同的”,符合文意,排除;C项,“东施效颦”对应第5段“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枯竭”;“沐猴而冠”对应第6段“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枯竭。‘伪君子’则于这种‘俗人’的资格之上,又加上‘沐猴而冠’的伎俩”。可知二者皆是生命枯竭的表现,符合文意,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项。
相关试题
89.2008年1~9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全行业实现销售产值约为( )。
90.某慈善组织号召企业向受暴雨袭击的某地区捐赠帐篷。某地区为表谢意向该组织询问是哪些企业进行了捐赠。经调查,了解到以下情况:(1)四家企业都没有捐赠;(2)丁企业没有捐赠;(3)乙企业和丁企业至少有一家企业没有捐赠;(4)四家企业中确有企业捐赠。后来得知上述四种情况两种为真,两种为假。由此可以推出:
47.语言:德语
75. ①中原大战②皖南事变③平型关大捷④渡江战役⑤湘江战役,以上历史事件按照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29.关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是陶渊明生命史中应有的一段文章”的原因的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一、图形推理。每道题包含一系列图形和可供选择的4个图形。这些图形具有某种关联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的一个,符合它们间的逻辑或空间关系。41.根据给定图形的既有规律,选择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
49.循规蹈矩:规矩
船舶是人类征服海洋、江河的工具,海洋文化当以船舶为载体,没有船舶,海洋文化就失去了灵性,因此,_______________。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入横线的是( )。
19.现代“喉舌”观念,它与古代“喉舌”观念确有不少近似之处,如它们都强调“喉舌”是一定阶级、一定社会集团或一定社会势力的代言人,强调“喉舌”具有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功能等等。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尽管如此,现代的“喉舌”观念,无论在内涵还是在外延方面,都大大超越了古代的“喉舌”观念,这是由于二者全然不同的传播环境所造成的。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
60.由于厂家政策、优惠力度和节假日等因素的影响,每年9月和10月都是各家企业给予厚望的销售旺季,汽车行业向来有“金九银十”的说法。然而,2018年9月的汽车销量却不尽如人意。2018年1~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同比增速-0.6%,较1~8月1.3%的增速下降近2个百分点。以下选项如果为真,不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
37.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 )。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是( )。